第三百七十五章 進擊的齊岐山(第2/3 頁)
員眾多,逃跑的也不在少數,但是留下來投賊的還真沒多少。
明王朝對那些逃跑的官員都是忍無可忍,抓到了就是砍頭,重者還會押送到京師來一個三司會審,不把天牢的牢底坐穿,最後來一個凌遲,怎麼向天下人交代,怎麼宣揚明王朝的正統,以及堅決鎮壓反賊以及任何一切造反行為的決心!
造反,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當了叛徒後造反,那更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在明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那些降官們倒是沒幾個人想著再一次投降之類的,因為他們都知道,那樣絕對是死翹翹的,但是他們也不想留在萊州府城裡等死啊。
如今城內不過只有四百多人的治安軍而已,連一個正規軍計程車兵都沒有,雖然說最近一段時間,大乾王國的萊州府官府也是強行徵召了城內剩下的青壯甚至老弱,組織了將近千人準備守城,但是這就能夠守住萊州府城了?
人家明軍就算再渣,幾千人的攻城也不是這些青壯們能夠抵擋的啊!
這城是沒法守了,那麼最好的選擇自然是逃跑了!
這些降官們想要逃跑,即便是城內的其他大乾王國自己的官員們,實際上也是贊同先行撤離的。
反正城內有利用價值的東西都已經被他們給搬空了,剩下的不過是一群頑固不化計程車紳大戶以及老弱民眾而已,甚至連糧食都沒有留下多少。
這撤離後保留有生力量,同時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這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齊岐山知道他們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卻有些不一樣,撤退肯定是需要撤退的,但是什麼時候撤退就是值得考量的事了。
如今明軍還沒攻城呢,自己就跑了,豈不是讓人笑話!
而且自己在這裡多拖明軍一天,就能夠給大王親自率領的大軍多一天的準備時間,所以哪怕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他都是想要去爭取的。
為何?
這樣才能夠體現他身為大乾王國第一封疆大吏的作用來啊!
以後才有機會進入內閣,和賽八仙、胡爺他們平起平坐啊!
不立功,這怎麼有可能!
說起來也是有趣,如今大乾王國裡的諸多文武官員,尤其是那些主動來投誠的文武官員們,一個個的野心都大的很,文官想要進入內閣,武將想要成為大將軍,而一個個都是想要當開國功臣!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能夠在大乾王國剛崛起的時候,就敢主動來投的人,基本都不是什麼正常人!
基本上一個個都是野心家,想要憑次機會博取一個榮華富貴,要不然的話,誰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投賊玩造反啊,他們又不是賽八仙和劉青山這些中二老年人。
他們可都是很理智的,他們知道有極大的風險,但是他們更知道極大風險的背後代表著的是極大的收益。
造反這種事,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要麼死無葬身之地,甚至連累親友被誅殺,要麼成為開國功臣,榮華富貴百年,這就是造反!
齊岐山也算是這種人!
為了自己日後的前程,為了日後的榮華富貴,他得拖住明軍幾天,哪怕是面對明軍的進攻一天都守不住,那也得守不住以後再撤退。
不管如何,不戰而逃都是絕對不行的!
這不符合他的風格!
“本官身為萊州府知府,代大王牧民守土,不戰而逃,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齊岐山此時回過身來,對著屬下的一群官員道:“吩咐下去,讓治安軍和青壯營嚴加防範,一旦明軍攻城,務必要堅決抵抗!”
齊岐山說的大義凜然,續陪著齊岐山玩守城遊戲了。
但是齊岐山顯然是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同時也是高估了城內部分官員的智商!
當天晚上,就有幾個官員偷偷跑出城投靠了明軍,試圖博取一個大富貴,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官員裡並沒有明朝降官,而是清一色的大乾王國的本土官員,都是落魄士子出身,然後主動或者被迫投靠了大乾王國,進而成為大乾王國官員的人。
這幾個人興沖沖的跑到了明軍陣營裡,對明軍將領說要獻上重要軍情,定能讓大明王師早日蕩平救民軍云云!
讓軍營裡的明軍好奇的很,他們還是第一次看見大乾官員呢,不少人都是喊著:“快出來看啊,大乾官員來投降了!”
這支明軍前鋒的將領很親切的親自接見了他們,然後很認真的聽取了他們主動說出來的萊州府城軍情,並對他們投誠大明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