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自古君主如美人(第3/3 頁)
都督府直屬的武學堂,這是專門培養低階軍官的。
還有同樣是大都督府主辦,但是卻是嫡屬於楚行親自管理的講武堂,這是專門培養中級軍官的。
此外還有禮部教育司開設的‘文學堂’‘工學堂’這兩個學堂。
文學堂主要是負責少年的啟蒙教育,以培養低階官員為主,學習的課程主要是各種文科內容,傳統的四書五經,算學,歷史、天文地理等。
而工學堂,雖然說是禮部教育司所開設,但實際上是由工部那邊主導負責,主要是為了培養工部所需要的各種技術人員,所學習的課程大多是一些理科的課程,包括算學、天文地理、機械物理、化學之類的。
而這些學堂的主要課程乃至教材,很多都是楚行親自編訂甚至寫出來的。當然,此處還得感謝一眾大佬的支援。
比如說,帶著大量典籍進入大明的利瑪竇,還有勤勤懇懇,在政務繁忙之餘,還願意從事翻譯工作的徐光啟,楚行花費大價錢,將這些東西從燕京買來,然後整理成冊,供學子們學習。
甚至,楚行已經安排學子,準備派遣部分能夠學得懂粗淺外語的少年郎,乘船遠洋,讓他們去西方“留學”。
當然,大乾留學的目的並不純粹是為了學習西方正在革新的技術,還負擔著為大乾蒐集西方情報的重任。
畢竟楚行的終極夢想是星辰和大海,不早早佈局海外怎麼成。
大乾救民會海外支部,必須在現在就建立起來,等到楚行一統東方之後,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的去看世界。
咳咳,有些遠了,還是說大乾眼下的教育。
雖然說,有西學東漸為基礎,有一群大明的開明士大夫作為支撐,可是楚行還是花費了很大的心裡,才靠自己那僅剩不多的知識,將數學、物理、化學等內容完善好。
上述的四個學堂,軍方的兩個學堂先不去提,這個和禮部那邊沒什麼關係,但是文學堂和工學堂就和禮部關係比較大了。
禮部的教育司,比如說最近一直都在和工部那邊爭奪工學堂的實際主導權!
因為禮部,才是大乾王朝裡唯一負責教育的機構,不管是開辦學堂還是科舉,都是禮部的事,工部在工學堂插了一手,就讓禮部那邊的人有些不滿意。
所以最近禮部的人最近準備折騰出一個國子監來,準備把文學堂和工學堂合併到國子監,直接歸屬禮部管理,把工部的那些人踢出去。
楚行身為大乾王朝的大王,自然是知道
如今大乾王朝裡的讀書人少,而且能夠教授除了四書五經內容的老師就更少了,這分攤到四個學堂裡是嚴重不夠用。
如果能夠合併的話,也能夠集中師資力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