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孫元化之謀(第1/3 頁)
其實,現在的楚行尚且不知道,近在咫尺的淮安府城內的劉宇烈和宋統殷,早就將大乾的武器樣本送到了江浙一代,讓那些工匠仿製大乾的火器。
事情的發展,不僅僅是超出了楚行的控制,也超過了自作聰明的宋統殷的控制。
因為大乾火器好用這個事兒,不僅僅是他宋統殷心裡清楚,朝中大臣們也一清二楚,這一次朝臣們打的算盤就是以大乾的火器,打壓大乾。
這要是登上一段時間,大乾無法攻克淮安府城,到時候說不準南直隸一水的大乾火器。
楚行的最新王命,除了要求立即撤離青州府那邊兒的工匠之外,還給第二兵團下達了新的指令。
命令第二兵團如果近期內無法攻克濟南的話,那麼就暫且放棄濟南,務必阻擊湖廣、河南的明軍。
萬一無法保證青州府的安全的話,那麼就儘可能轉移青州府的人員、物資,守住萊州府、登州府、青州府的南部大山,儘可能的保證兗州府的安全。
如果第二兵團完蛋了,萊州府、青州府完蛋了,那麼楚行還搞什麼南下啊,得立刻回援,用來抵抗湖廣、河南的明軍南下。
要不然的話,明軍就能夠複製自己當初的南下路線,一路攻打海州、安東等地,沿著水系殺到自己的屁股後頭來。
楚行的王命很快就被軍報使者帶走,並透過軍方的驛站體系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海州,向青州府乃至濟南方向傳遞。
大乾王朝的驛站體系其實就是建立在明王朝的驛站體系之上,同時進行了加強,基本上間隔十公里設立一個驛站,軍報使者們帶著軍報騎馬飛奔,每到一個驛站就換人換馬,以接力的方式進行快速傳遞。
這種速度的傳遞,一天時間能夠行進大約三百里左右,而這還只是普通的加急!
如果是緊急軍情的話,甚至能夠做到一天傳遞五百里甚至八百公里,當然了,如果是要一天傳遞三百里的話,那麼驛站裡的馬匹還能堅持,如果是五百里的話,那麼驛站裡的馬匹執行了一次任務後都得休養一段時間,如果是八百里加急,那基本上馬匹都是要跑廢的。
不是特別緊急的極端情況下,是不會用八百里加急,甚至五百里加急也不會用,頂多就是三百里加急了。
此外這種驛站傳遞的模式也是耗費極大,目前大乾王朝也就是在青州府到萊州府,然後到淮安府,再到淮安府城這邊這一條主要的路線上依靠軍方支撐設立了密集的驛站體系,可以做到八百里加急外,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三百里,少數路線能夠做到五百里。
楚行對資訊傳遞是極為重視的,和明王朝對驛站的兵丁極為鄙視不同,楚行把驛站體系直接納入了軍方體系,由現役士兵充當軍報使者,並且授予了這些軍報士兵較高的軍銜以及權力。
通常軍報使者都是士官軍銜,而且如果遇到有人干預阻攔前路,可以直接擊殺之。
而靠近前線路段,更是由軍中的傳令兵負責軍報的傳遞,這些可是真正的騎兵,尋常人如果膽敢阻攔他們,他們可是會毫不猶豫的直接拔刀砍人!
王命被送走後,楚行繼續對著地圖看了一眼,然後咬了咬牙下了決心!
這淮安府城城不能再拖下去了,而繞過去也是不可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打,哪怕是付出慘重的傷亡也要把淮安府城給打下來,這樣不僅僅是代表著能夠拔掉南直隸地區最硬的一根釘子,同時還能夠掃清繼續南直隸南下的道路,而不用擔心後背被人捅一刀。
此外解決了淮安府城之後,到時候派遣部隊南下揚州府的同時,自己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部隊來,北方海州,增援到青州府和萊州府,甚至直接殺入河南、湖廣。
只要拿下淮安府城,只要解決了淮安府城這數萬明軍,那麼整盤棋才能夠活過來,而不是和現在這樣處處受制於人。
這個淮安府城,就算是第一兵團的將士死光了也要拿下來,不對,應該是說:哪怕死光最後一個守禦部隊將士,也要打下淮安府城!
正規軍不能死光,最多最多死一半,要是都死光了他這個大王還當個毛啊!
下定了決心後,楚行就是很快找來了幾個將領商議了一番!
他身為君主,哪怕是已經親自做出了決定,但是也不能自己說出來並強行推動!
楚行給自己的定位始終都是一個裁判,而不是選手,這樣才能夠一如既往的維持君主的超然地位。
讓別人提出來,然後自己同意,這勝利了,自然是他這個君主光明偉大,如果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