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淮安府城攻防戰(上)(第1/3 頁)
大乾雖然在制度以及文化習慣甚至禮節上跟大明差不太多。
但是在外人看來,尤其是傳統士大夫,以及官員們看來,大乾是個徹徹底底的異類。
別的不說,就單單說大乾推陳出新的很多部寺,就是從古至今都未曾有過的。
大乾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楚行卻並未將心思完全放在軍隊的建設上,而是投入到了大量的精力,放在他的行政梯隊的搭建上。
先不說執牛耳的三大機構,軍機處、內閣、大都督府。
單說具體的部寺,除卻傳統的六部之外,還設有負責為大乾理財的稅務司,其負責大乾的財政、工商事務,未來還會設定銀行司。
此外還有負責耕種、畜牧、捕魚、山林的農業部,專門制定律法、官司裁決、監獄管理的法務部,專門負責治安的巡捕司。
數不清的新式部室,正在於大乾生根發芽,幫助大乾壯大,足矣證明大乾王朝與傳統的王朝與眾不同。
當然,與傳統王朝區別更大的,肯定便是大乾的軍事體制了。
軍事一直是君主們,極其頭疼的問題。
管得松,
管得嚴,
大乾的軍制,是楚行在戰爭中,一步步摸索出來了。
首先他肯定是軍政分離,講究文武有別,這是實打實的政治正確。
而且在軍隊內部,也施行嚴格的軍政、軍令、後期多部分的分離。
其中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對招募士兵權利的把控。
跟之前動不動就地招募士兵完全不同的是,大乾的軍隊是不能自行招募士兵的,而且士兵的軍餉也不再是和傳統軍隊一樣,由軍官發放給士兵。
而是由大都督府專門的部寺派遣官員給士兵發放薪資。
要做到一人一餉,杜絕吃空餉和剋扣的現象。
楚行雖然在努力改造軍隊,但是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士兵如果連月銀都拿不到,憑什麼給你賣力打仗?
這些事情,無一不透露著大乾和傳統的封建王朝有所區別。
不過在整體上來說,這並不影響大乾是一個傳統封建王朝的事實,其中央集權,或者說是君主集權更甚於以往的傳統封建王朝,楚行設定軍機處這種秘書機構,透過軍機處直接掌控了大小軍政事務。
而且大乾王朝可沒有設立什麼六科給事中之類的職務,各部裡可沒權利直接駁回君主意志的權力。
同時大乾王朝裡也沒有正式的聖旨、中旨之分,只要是楚行的決定那就是聖旨,至於內閣的決定,則是普通的公文。
掌控了軍政事務,而且沒有絲毫牽制的楚行,其權利可謂是大的驚人的!
換句話說,大乾王朝的中央集權,皇帝集權基本上已經是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比後世的清朝中期也是絲毫不弱。
而這種皇帝高度集權的模式,也就是讓楚行想要做什麼就是做什麼,雖然大多時候他都是會讓臣子們打掩護,不會輕易下場,但是當他真的要做什麼的時候,幾乎滿朝文武其實都是阻擋不了他的。
強攻淮安府城是如此,武裝海州獨立團也是如此!
海州獨立團經過這麼一番改動後,人數沒變,編制也沒變,但是軍官們卻是換成了武學堂以及講武堂出身的軍官們,裝備也是大大提升了,別的不說,光光是裡頭的幾百副盔甲就是不可小窺的。
海州獨立團,此外還有臨時拉出來的兩個突擊營,大乾王朝為了淮安府城攻堅戰,一共準備了總兵力達到兩千一千人的突擊部隊,這兩千一千人裡,身披重甲之士就是達到了六百人,清一色的重甲刀盾兵、重甲長矛兵,甚至是弓箭手和擲彈兵都是穿上了披甲。
目前這兩千一千人正在進行密集的針對性訓練!
於此同時,大乾陸軍第一工兵營也是展開了密集的施工,為了躲避明軍的破壞,他們是從多個方向同時向前挖掘地道。
而後勤部門也是加緊從後方調運火藥!
二月初,距離確定發起強攻已經是過去了將近七天。
而這七天時間裡,大乾王師和明軍是展開了鬥智鬥勇了,為了給後續的強攻提供有力條件,大乾王師以守禦部隊為主,展開了先後多次的試探性進攻,雖然承受了一定的傷亡,但是也是讓明軍暴露出來了他們的火炮,而後方的兩個炮兵團的重炮則是第一時間進行針對性的打擊。
為了取得戰果,炮兵團的火炮往往是多門火炮集中轟擊明軍的一個炮位。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