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大乾戰損以及未來的方向(第2/3 頁)
而負責下臺了,但是在大乾王朝裡,這種事卻是被拿出來進行戰後分析,然後討論著後續應該如何避免出現的失誤。
楚行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他深刻的知道,要培養一個軍官,尤其是中高階軍官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大乾王師成軍這麼久了,一共也就培養了那麼幾個會打仗的高階將領,如果因為打了一場敗仗或者出現一些小事務就把他們撤職了,楚行到那裡再找人代替他們?
你以為能夠率領好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作戰的高階將領是大白菜,滿大街都是,伸手一抓就能抓一大把啊。
畢竟沒有常勝將軍,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偶爾打一兩場小敗仗楚行是可以容忍的。
當然了,如果某一天李大虎、陳二黑他們腦子發暈,把大批主力都折損了,造成可不挽回的惡劣影響後,楚行自然是會生氣,到時候可就不是撤職那麼簡單了,少不得要賜給他們一杯毒酒以警後人!
大乾王師的軍官難得,而這一次損失如此慘重,眾人自然是高興不起來。
不過大家也都是知道,這是戰爭,哪有不死人的,這一次不外乎就是死的多了一點而已!
付出將近萬人以及大量的軍官的損傷,換回來一個淮安府城以及斃敵近兩萬、俘虜近四萬,以及足夠部隊吃上足足半年的糧食,而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大乾王朝的尷尬戰略局面,拔掉淮安府城這個釘子後,大乾王師這一軍這支核心主力部隊就能夠騰出手來。
向西可以向鳳陽府腹地進軍,乃是進攻湖廣都是可以的,亦或是可以集結大軍,南下繼續攻打揚州府,向金陵進軍。
所以,從整體戰略角度而言,這一次的攻堅戰是值得的,而這也是之前為什麼楚行下決心對淮安府城進行強攻的重要原因。
通報完敵我傷亡情況後,楚行做出重要指示,要讓部隊進一步徹底肅清淮安府城城內的殘敵,如今淮安府城城內雖然已經沒有大規模的明軍進行抵抗了,但是散落的潰兵還是有不少。
城內之前可是號稱有十萬之眾,現在雖然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會剩下近兩萬人散落在城內各處。
而且也不敢說城內的這些潰兵就不會再一次被組織起來發動反攻或者騷亂了。
所以對殘兵的持續清剿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楚行還重點指出,城內的儲放糧食的倉庫必須嚴加看管,不要怕浪費兵力,不要怕辛苦,這批糧食乃是大乾王師的定心丸,有了這批糧食後,後續大乾王師的作戰才能夠持續進行。
再者,他也是責成兵部對戰俘儘快完成篩選,把迅速的把戰俘進行分類,對自願加入大乾王師,並且體能,基本軍事素質過關的明軍戰俘,一律優待,並且挑選部分補充進入正規軍部隊。
而對於自願加入,素質一般般的降兵則是補充現有守備部隊,並編成新的乙等作戰部隊。
對於死活不願意投誠的頑固分子,則是就地看管,後續工部會派人來接管的。
工部最近已經是改變了非要某個城池建設大量作坊的想法,因為這樣的難度更大,同時目標也更大。
就和青州府以及淮安府那樣,隨著湖廣明軍的西進後,青州府危在旦夕,為了避免工匠死傷,工部不得不把青州府裡的大部分工匠都是盡數抽調走,只留下少部分普通工人繼續生產,不過生產的也都是消耗物資,比如子彈、火藥以及弓箭等。
而造炮、造槍的工人,尤其是其中的技術骨幹以及工匠們,則是被一股腦的抽走了。
原本工部那邊兒是利用這一批撤出來的工匠繼續擴充海州這邊兒的作坊的力量,但是如今淮安府打下來之後,而且可以預期,揚州也抵擋不住大乾王師的進攻後,工部便已經結束了對海州的大規模建設。
得隴望蜀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大傢伙現在心氣高了,想法也比較野了,大家都在琢磨揚州。
因為拋去朝廷的干涉,大家也沒有想過淮安府的攻略會那麼快速,如今揚州府近在咫尺,為什麼不考慮揚州府呢?
揚州府的富庶肯定是超過淮安府的啊!
甚至於現在揚州還在大明手裡,但是大乾內閣裡的一群高官,已經開始制定揚州的建設計劃了。
同時淮安府城雖然不會被充當為首都,但是這個地方的交通也是極為的便利,本身的商業就是極為發展,而且也算得上是揚州的北大門,和揚州相互支援。
因為在淮安府城也進行一定的工業建設也是可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