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進安東(第1/2 頁)
不過鳳陽府對於大乾來說,其實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和經濟的。
如果換做流寇部隊來說,此時他們一定要拿下鳳陽府,挖了老朱家的祖墳,讓天下震動,讓老百姓知道知道什麼叫做王朝更替,朱明王朝已經到了末日了。
可是對於楚行來說,他壓根就不在乎這些所謂的政治意義。
論政治意義,哪裡也都沒有南下打下金陵來有意義。
因為金陵是大明的副首都,哪裡有數不盡的資源,甚至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
拿下金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可以跟大明南北對峙了。
所以鳳陽未來肯定是要打,但是眼下絕對不是大乾救民軍的主要進攻目標,只要他陳二黑能夠不犯錯,維持住淮安府西線的防禦體系,保證大軍南下的時候,後路不被襲擾和攻擊,就基本上完成任務了。
此外,楚行還表示,一旦大軍主力進攻順利的話,那麼整個淮安府的防務,都會有第三兵團承擔,而第一兵團會繼續南下,攻佔揚州府。
陳二黑自然是恭敬無比的聽從了楚行的意見,表示一定會為大軍守住大後方的,讓大王可以放心的南下!
攻克睢寧後的第三天,初步休整完畢後,楚行親自率領的大乾王師主力一分為二,楚行率領主力東進,準備回金城和留守部隊匯合,然後繼續南下安東。
而陳二黑則是率領第三兵團之第四甲等野戰旅兩千餘人、第五乙等作戰旅六千餘人繼續西進。
後續第三兵團的這些部隊將會和已經進入徐州的軍隊配合,拿下徐州。
大乾王師主力在睢寧分兵之後,楚行親自率領第一兵團繼續進軍。
僅僅是花費了兩天時間,大軍就和之前留守的近萬兵力匯合,然後略微休整後,繼續揚帆起航,向安東開進!
這一次楚行率領的第一兵團各部裡,除去了騎兵、炮兵這兩個特殊兵種沒有辦法滿員外,其他各部隊都已經是算得上是滿員了。
下屬各部隊包括第一甲等野戰旅六千人,這個大乾陸軍裡最精銳的主力部隊,滿員不說,而且火槍以及火炮也都是齊裝,畢竟這支部隊一直都是大乾王師裡優先保障的部隊,齊裝滿員是裡所當然的。
其次則是第三甲等野戰旅六千人,這個甲等野戰旅雖然也滿員了,不過只有第五步兵團的火槍以及火炮裝備滿了,第六步兵團則是依舊為純冷兵器部隊,只有少部分用來訓練的火槍以及老舊虎蹲炮。
再過來則是第三乙等作戰旅六千人,這個乙等作戰旅也算是大乾王師裡戰鬥經驗最豐富,透過經過多次補充後,其兵員素質以及裝備水平在一群守備部隊裡也算是頂尖了,實力比明軍都還要高一些。
然後是第四乙等作戰旅五千餘人,這個第四乙等作戰旅裡實力就要差很多,其兵員很多都是剛俘虜不久的明軍投降士兵,沒有經過完整的訓練,也不太適應目前大乾王師的作戰風格,裝備也沒有第三乙等作戰旅好,其戰力堪憂。
上述四個旅,也是構成了目前大乾王師用於進攻安東乃至進攻淮安府城甚至南下揚州府的主要步兵了。
其次則是各類輔助部隊了,兩個騎兵大隊加在一起大約有兩千騎兵,兩個炮兵團里加在一起有四十門兩斤野戰炮,二十四門五斤野戰炮,六門七斤野戰炮,至於第二炮兵大隊裡原先裝備的繳獲自明軍的多門三四百斤的虎蹲炮,已經是移交給了第三兵團下屬,新設立的第三炮兵團。
然後幾個步兵團裡,還擁有十二門兩斤炮,八門繳獲自明軍的百斤虎蹲炮。
再次,則是輜重部隊,第一運輸旅和第二運輸旅,每個團都是滿編三千人,也就是說第一兵團光輜重部隊,就有六千人,而這六千人可不是什麼青壯、民夫,而是職業軍隊,其責任是負責前線的物資運輸。
至於後方的物資運輸,那是後勤司的事,和第一兵團沒什麼關係,而為了承擔第一兵團的東進以及第三兵團的南下,後勤司目前已經徵召了大約一萬五千名民夫,為大軍運輸各種補給。
除去這些嫡屬於敵軍的部隊外,還有獨立於第一兵團之外的:海州獨立團,楚行的貼身親衛部隊虎賁軍!
在率領大軍離開金城之前,楚行正式下發訓令,把親衛部隊所屬的步兵隊改變虎賁軍第一營騎兵隊改編虎賁軍騎兵大隊、和還在海州那邊一邊持續接受新兵,一共訓練,同時肩負著保護楚馮氏等王室成員的虎賁軍第二營、第三營一共組成虎賁軍。
按照訓令,虎賁軍的主要責任是拱衛王室,獨立於了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