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高唐州兵敗(第1/3 頁)
對於未來的戰事,朱大典早就有了謀劃,大乾軍中不乏能人,一般的進攻思路,他們肯定有應對之法。
尤其是其那位大乾國主,非同常人,量敵論將,舉無遺策,是一位絕對不能小覷的對手。
但是心中的謀劃,具體要怎麼實施,還有待考量,而且還要看戰局的發展。
此外,便是關於繼續南下,取東昌府城,亦或是取兗州府,他內心是非常牴觸的。
倒不是說,朱大典就怕了劉青山和陳二牛,而是擔憂在戰場上耽擱太長時間。
與陳先贇兵團之間的戰事,雖然皆是朱大典一方取勝,但是其愈挫愈勇的精神,不僅僅是給了朱大典震撼那麼簡單,也耽擱了大量的時間。
他擔心自己尚未打通運河通道,西線就已經戰鬥起來了。
甚至西線根本不是大乾國主的對手。
說實話,孫承宗之威,在於調兵遣將,運籌帷幄,真的硬槓,他甚至還不如自己。
而且偽乾在山東紮根之深,讓朱大典有了極其強烈的恐懼感,他感覺繼續在這裡折騰下去,大軍有可能被耗死在這裡。
此外,眼下不比以往,朱大典覺得,便是擊敗了陳先贇、陳二牛、劉青山這幾位大乾的高階將領,也未必能贏得決戰。
甚至他覺得,自己在這裡僵持,哪怕是贏了他們,會不會冒出來更多的悍將?
此外他也擔心,一旦自己這裡打不開局面,甚至於自己陷入險地,那麼偽乾就有可能直插京師,到時候大軍可就麻煩了。
要知道偽乾與女真人可不一樣,他們是攻城略地的能力極其強。
如今的大乾,已經不是當初的那一撮悍匪流寇了,不能用一般的思維去看待他們。
朱大典剿滅流寇次數很多,那些流寇往往跟官兵一次交鋒,便一潰千里。
可大乾呢?
大乾就如同砸不爛的石頭一樣,每一次大錘子揮下去,只能去掉一層外面,甚至於到最後,自己會發現,這一錘錘砸下去,將裡面的雜質祛除了,人家竟然成了百鍊精鋼。
不過怎麼說,眼下的境況,如果想盡可能調動山東的大乾軍隊的話,就必須攻取高唐州,威逼濟南府。
“金國奇有訊息傳回來嗎?”
忽然,朱大典緩緩睜開眼眸,看著已經逐漸西山的太陽,看向自己不遠處的兒子朱萬化。
金國奇、金國鳳弟兄,都是關寧錦騎兵之中的精銳,此次進攻高唐州,乃是朱大典手中的王
牌之一。
“人已經回來了,剛才與孩兒見過面了,剛才見父親在休息,並沒有過來打擾。”朱萬化聞言,趕忙上前稟告父親。
“如何?可是吃了敗仗?”朱大典抬眸問道。
“父親怎麼知道?”雖然朱大典出身寒門,但是卻極有才華,不僅僅自己能力強,在大明非常混得開,便是子女的教育也極其出色。
彼時彼刻,朱大典見兒子一臉吃驚的表情,便解釋道:“當時,陳先贇雖然再次輸給為父,但是大軍並沒有到驚慌失措的地步,而是看不能敵過為父,便有序撤退。金國奇勇猛有餘,精細不足,吃點小虧是必然的。”
朱萬化聞言,緩緩點頭道:“恰如父親所言,確實吃了虧得。”
說著將一份詳細的情報遞給了朱大典,然後自己繼續說道:“不過以孩兒來看,偽乾的軍事教育確實強悍,這陳先贇也好,孫玉秀也罷,在投靠偽乾之前,不是販夫走卒,便是江洋大盜,可一旦入偽乾,做了軍務官,便如同脫胎換骨一般,竟然比大明的將領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就拿這一次山東之戰來說,陳先贇的兵法佈置都可圈可點,若非我們有關寧錦的精銳,又是皇爺拼盡全力支援我們,這一戰誰勝誰負還尚不可知。此外,便是大軍兵敗,他們每一次竟然都能收攏妥當,乃當世良將也。”
“孩兒也算是見過不少我大明的名將,皆善攻而不善退,若是我大明的將領都能如偽乾將領這般,也不怕與女真叫陣了。”
見兒子竟然能有這般見識,朱大典緩緩點頭,滿意的說道:“你能有這般見識,為父很是欣慰,這陳先贇、孫玉秀,確實可以算是良將,就拿這一次交鋒打的最兇的那一次,若不是他們的兵力不足,關鍵時刻關寧錦鐵騎發威,咱們未必能贏。”
“當然,你也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們之所以能收攏部隊,靠得並非僅僅是他們自身的本領,其中還有偽乾國主楚行之功,其軍制特殊,類似於大秦的軍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