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君臣之辯(第3/3 頁)
去圍剿,到現在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流寇已經竄入山西,用不了多久,中原就會大亂,你知道嗎?”
“此外,女真人越過長城,進入了京畿一帶,連番血戰,大明北方的元氣不知道損傷了多少,山西巡撫是個蠢貨,調動了那麼多九邊兵馬去支援京師,結果自己潰散了一路,這些潰兵,在民間為非作歹,讓
趙汝才默然,他是救民軍高層,楚行所言的事情,他如何能夠不知道呢。
楚行繼續說道:“這幾年情況越來越差勁了,咱們山東也算是膏腴之地,結果匪寇遍地,為何餘大成遲遲不能對我們動手,那是濟南府一帶,有人打著青山的名號在造反你知道嗎?”
楚行繼續說道:“你也是為官的,你也讀過書,你應該比我清楚,歷朝歷代之所以在延續了一二百年之後,便會烽煙四起,除了朝廷腐敗,外敵入侵,宦官當政之外,便是土地兼併。”
“大明的百姓太多了,已經太多人即便是太平年景也吃不上飯了。”
“如果我不操刀,宰割天下,你們準備等著百姓自己動手嗎?”
“本王再說一點,如今的弗朗機人是什麼樣子,你應該很清楚吧?如果不做到國富民強,不給老百姓好日子過,有朝一日西洋人打過來,你想指著那幫子世家、鄉紳去抵禦強敵嗎?”
趙汝才依舊說不上來話。
他承認,他思考問題,沒有大王有深度。
他也無法想象,像是大王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如何做到不被權利所誘惑,而思索那麼多國富強兵之策。
楚行繼續說道:“咱們山東這邊兒好好一些,本王只是讓你們交出些土地,剩下的給你們優惠就是了,你可曾想過陝西、山西那邊兒是什麼樣子?”
趙汝才低著頭,似乎不敢看楚行一眼。
楚行說道:“我這裡有從通證詞抄來的御史的奏疏,在哪裡百姓吃野草,吃樹皮,最後吃觀音土,吃石頭,朝廷為了不產生瘟疫,挖了無數個萬民坑,專門用來埋那些餓死的百姓。”
“為何陝西反的那麼厲害,那麼暴烈,因為百姓沒有活路了。”
“我這裡有陝西巡撫劉廣生上書給皇帝陛下奏疏的副本,你要不要看?上面寫滿了,流寇所到之處,抄家滅族,欺凌女子,把糧食搶光,把人做兩腳羊。”
“他們如同蝗蟲一般,吃完一地,便去下一地,這是對世界的毀滅。”
趙汝才面色動容,這種場面非常好想象,因為天啟年,那時候環境還沒那麼差,山東便已經經歷過一次了。
楚行指著外面說道:“我在青州府一呼百應,百姓們贏糧景從,我說一句弄死朝廷官兵,無數百姓和青壯都蜂擁而至,為什麼會這樣,你想過沒有?”
趙汝才道:“大王給他們田地,他們自然願意為大王而戰,可他們愚昧,難成大事。”
楚行冷笑道:“好,就算是你說的對,百姓是愚昧的。但是愚昧的百姓,在滅亡之前,毀滅你們是輕而易舉的吧?百姓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啥?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們逼急了,連皇帝都敢殺,何況是你們?”
趙汝才解釋道:“可很多時間都是對待百姓不俗的,他們即便是沒有田產,也可以租田去耕種啊!”
“哦?租田地去種?”楚行冷笑道:“那本王問你,百姓租你們的土地種,是不是要把賦稅也給你們承擔了?你們缺錢了,是不是還要漲租金?”
“你覺得這年頭,百姓有錢交租金嗎?”
趙汝才回答道:“荒年,我們也免租,或者少收租的!”
“怎麼你連你自己都能騙呢?”楚行譏諷道:“為了維持體面,你們少收過幾回佃租?真的當救民軍的情報人員都是傻子?當本王兩耳不聞窗外事嗎?你們莊子上餓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數!你們家的奴僕,起碼有八成,都是佃戶破產買回來的,以為本王不知道嗎?”
趙汝才無言以對。
趙汝才忽然壯著膽子問道:“大王,你的做法,其實明太祖已經做過了,他將土地切割,分成了無數小份,培養了無數中小地主,可是也只延續了二百多年,可是用不了多久,天下還會變成原來的樣子,富者土地越來越多,窮者無立錐之地,這是歷史的迴圈,無法改變的。”
“那是你沒法改變,不是本王沒法改變!”楚行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