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她因懷孕生子的事,朝政難免耽擱,現在詔令臣子入宮議事,也算理所當然,覲見的臣子們紛紛問安,甘棠示意他們都起來,自上首緩步下來,對著諸位重臣深深拜了一拜,臣子們自是不受,倉促避讓行禮,“聖女有何事,直言吩咐便是,我等肝腦塗地赴湯蹈火再所不辭。”甘棠溫聲道,“近來常受上帝召喚,朕壽數到了,棠地的子民們,盡託諸君之手,萬望諸君勤勉不懈,輔佐新帝,國泰民安。”甘棠話語方落,下頭臣子皆是震驚失色,傳遞過來的情緒皆是憂心愁急,至少這一批裡,沒有針對她的貳心之臣,至於南宮适蘇忿生幾人,與她有知遇之恩,這些年君臣得宜,亦君臣亦友人,鳴侯東土伯是忠心耿耿的朝廷元老,關係自不必說,幾人皆是虎目通紅,抖著手伏在地上跪拜道,“聖女。”甘棠想將人扶起來,但已然使不上力氣,妲己上前,將臣子們一一扶起來,站在旁邊不說話,怕一開口就失控了。甘棠拉過妲己,“拜見新帝罷。”竹侯胖胖的臉上一團糟,憂急得落下淚來,“聖女發詔令,遍尋神醫,定能治好的,您還年輕。”付名自後頭跌出來,面色寡白,走到甘棠面前,勉力開口道,“請允付名探脈。”甘棠點點頭,付名看過脈象過後,再站立不住,跌坐在旁邊,伏在地上,雙肩發抖,付名是棠地醫舍的官首,他治不了,神仙也難救。洶湧而來的悲痛和難過沖擊得甘棠有些難受,妲己扶著甘棠重新坐下來,南宮适是追隨甘棠的老將了,親眼看著棠地東西南北四大營從一萬散軍壯大成如今三十萬精兵,一支與殷商不相上下的萬眾騎兵,守護著棠地的每一寸土地,內裡安定,外族不擾。南宮适在地重拜了一拜,面容滄桑,卻鏗鏘鄭重,伏地道,“臣定不負聖女所託。”“臣等定不負聖女所託。”甘棠素來是說得少做得多,眾臣子們接了這等噩耗,又受重用信任,臨終託孤,免不了要打起精神來,一一上前朝妲己叩拜行禮。甘棠將南宮适和付名扶起來,點點頭,“如此甚好,朝廷上還有些事沒安排,三日後大朝會,棠地公、侯、伯、男、子等爵,另六等以上官員皆上殿參加,朝見新帝,在此之前,這件事諸卿不要漏了風聲,以免引起些不必要的動[亂。”眾人紛紛稱是,甘棠精力不濟,擺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了。自下首傳來的情緒越發強烈,付名和陶邗失魂落魄心灰意冷,連帶著竹侯和鳴侯幾人,竟有不少起了要殉葬的念頭。甘棠笑了笑,心中亦頗多感念,這是一個野蠻血腥的時代,但許多人不畏生死忠君愛國,一生只追隨一人的情懷和執念,是她在後世從未見過的,很感動,但不能讓他們這麼做。甘棠讓妲己吩咐平七,看著點這些臣子,心裡謀算著祭祀與殉葬之間的平衡,想完全禁止殉葬和祭祀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她可以壓住規模和器物,至少殺生祭祀是完全不行了。這個時代的人相信神明,禮器和明器用的都是最好的,生怕獻祭得少了,祖先們在天之靈缺吃少喝凍死餓死,沒工夫保護他們一般。意識形態上的思想觀念,風俗習慣改變起來不是一般的難。甘棠提筆寫了一封詔令,算是一封遺旨,有關她的身後事的。大朝會在棠宮前面的廣場上,甘棠和妲己都是一身黑衣正服,甘棠病危垂死腳步緩慢,朝尹佚竹侯幾人微微頷首,尹伊出列,朝妲己叩首,話出口老淚縱橫,“聖女萬安!臣等叩見新帝!”“臣女萬安,臣等叩見新帝!”朝中重臣先前受了囑託,這時候便穩當了許多,甘棠抬手壓了壓,溫聲道,“朕身體有恙,該殯天了,江山社稷交於諸君之手,朕很放心,願四海昇平,河清海晏。”下頭皆是飲泣聲,甘棠若有所感,因為觀念和思想限制的緣故,憑心而論,這個時代再找不出像甘棠這樣一位君主了,哪怕她不如西伯昌有謀略,不如殷受有野心,也不如妲己聰慧敏捷,但她盡力了,盡全力,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讓子民們過好。妲己上前宣讀了甘棠的詔令,一份是傳位詔書,一份是有關她後世的。後一份方唸完,下頭一片譁然,皆是想上前勸誡的,被甘棠壓了回去,“朕意已決,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貧富差距,生命卻無高低貴賤之分,先祖在心中,後人心誠即可,何必執著於外物,看得見子民子孫們安泰樂和,先祖們也就欣慰了,你們跟著我這些年,這些道理大概也是能理會一二的,朕身為女帝,必定要讓子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走一條正確的路……”甘棠不能明說棠地不得殉葬,但她下了名旨,不得殺生祭祀隨葬她,棠地就她一位祖先,往後誰的規格也不可能越過她去,算是廢了這一項既不人道又不科學的陋習。明白她的苦心的諸如竹侯幾人自然明白,不明白的如同甘源幾人,必定怨恨她。好在想反駁的人並不多,個,夾在三百餘人裡,實在很微不足道,都是甘源的黨隨,清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