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2/2 頁)
沒辦法啊!經過這些年的學習成長, 太子感受過京城的繁華,也親身體驗了邊疆的風霜和朝不保夕, 他深刻明白,若是將士失去了開拓進取的血性, 將會有毀滅之災!更何況楚朝的疆域如此之大,需要駐守的地方那麼多,轄區內全是各個族群, 既然那些異族已經投降為大楚子民,身為帝王, 那楚朝皇室自然要一視同仁。可那些投降的異族真的會忠心耿耿嗎?不說太子, 就連重景帝都會在心裡打個問號。但窮兵黷武也不是什麼好事, 楚朝立國才四十年, 還需要好好發展民生和經濟,才是真正富國之道。想到這裡,太子提筆寫摺子,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然後並大臣遞上來的摺子一起交給了重景帝。重景帝接過來後細細讀完了。讀完之後,他忍不住一聲長嘆。自從登基為帝后,重景帝就一直擔心這幫驕兵悍將搞事。好在有鎮國公壓著,軍中的風氣還比較正,鎮守的都督們就算心裡有小算盤,也不牽扯轄區的民生經濟,目光一直都放在國外。重景帝只能一方面先發展民生,緩緩恢復國力,另一方面培養新將領,以期能慢慢輪換掉邊疆的大都督們。他思考許久後,還是決定先暫時放下整頓軍務這件事。重景帝看向太子的眼神很溫和:“你能看到壓制邊軍,但又要保持他們的風氣和戰力,朕很滿意。”文武之爭是每個皇帝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雙方相互對立又相互融合,缺一不可。身為帝王,就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這些事急不得,這一次既然明遠侯還算識時務,就先放過去吧。”重景帝笑著說:“你年紀不小了,是時候娶妻了。”皇帝頭一次認真地提出了這個問題。“你有什麼想法嗎?”太子心中腹誹,我的想法不是已經被父皇您老人家排除在外了嗎?太子面帶微笑:“後宮需要一個合格的太子妃。”否則還要他的妹妹去管理後宮,簡直貽笑大方。重景帝唔了一聲,他打量著太子,忍不住長嘆息:“當年朕以為你的母后能做到,可惜她走錯了。”重景帝忍不住拍了拍太子的肩膀:“是我們對不住你。”太子垂眸,他搖頭:“父皇從小就教導兒子身為皇子當應負擔的責任,是母后越權了。”當年太子年滿十四歲,剛出了宣明帝的重孝,正是好好學習,逐漸開始接觸臣子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