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1 頁)
菲利浦被氣勢凌人的雅典人和底比斯&ldo;聖團&rdo;步步進逼,不得不後節節敗退。帕曼紐扔掉折了的&ldo;薩利殺&rdo;,拔劍砍向敵人,他一邊奮戰一邊大叫:&ldo;我們那年輕的將軍在幹什麼?&rdo;菲利浦將尖矛刺進敵人的身體,慡朗地笑道:&ldo;他應該知道他在做什麼。&rdo;這時,亞歷山大終於繞到了敵人的陣後,隨即率隊衝向了驍勇的底比斯&ldo;聖團&rdo;。他指揮著自己的同伴,先切斷了敵人的退路,然後分幾個方向同時殺進敵人陣中,將他們的方陣分割成幾塊,與菲利浦和帕曼紐的部隊合圍,開始了決定性的殲滅戰。這是亞歷山大第一次正式指揮戰鬥,也是他第一次與強悍的底比斯&ldo;聖團&rdo;短兵相接。熱血在他的身體裡沸騰,驅使著他衝過去,靈巧地撥開對方的進攻,隨即將手中的武器奮力cha進對方的身體。他頭盔上的白色長纓隨著他的動作在陽光下飄拂,使他看上去就像一頭幼獅,被獵物的鮮血吸引著,渾然不知道危險,只有高昂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心。托勒密和赫費斯提翁始終跟隨在他左右,與他並肩作戰,並時刻注意著掩護他。與他們相似,一對對相愛的&ldo;聖團&rdo;勇士也彼此掩護著,與他們展開了激烈的對攻。然而,相對於從所未見的有組織的騎兵衝鋒,人體再強悍,也仍然顯得纖弱。底比斯的戰士不斷倒在亞歷山大和他的戰友騎兵們前進的道路上,然而在他們垂死的臉上,卻沒有恐懼,沒有遺憾,只有與愛人同行的愉悅,以及為自己的城邦獻身的驕傲。戰事漸漸停息。雅典人投降了。可是,聞名遐邇的底比斯的&ldo;聖團&rdo;卻沒有人放下武器,他們全部戰死,無一倖存。亞歷山大勒住了布斯法魯,回頭走向屍橫遍野的戰場,走過&ldo;聖團&rdo;勇士們的身旁。他看著他們臨死前緊握在一起的手,看著那些遙遙對視著的情侶,看著他們臉上凝固的微笑,看著微風從他們身上拂過,忽然轉頭看向赫費斯提翁。他也凝視著他,一雙碧清的眼睛裡滿是溫暖。赫費斯提翁已經長大了,他身材高挑,面目俊美,即使剛剛經過充滿血腥與危險的激戰,他卻仍然顯得纖塵不染,仿若天使。亞歷山大看著他,複雜的心情漸漸平和下來,他帶馬馳向菲利浦,懇求道:&ldo;父親,請讓我來掩埋他們。&rdo;菲利浦看向被兒子殲滅的底比斯&ldo;聖團&rdo;,隨即點了點頭。他鄭重地說:&ldo;亞歷山大,你幹得非常出色。&rdo;他們的傳統本來應該將戰場上的屍骸全部燒掉,然而亞歷山大卻指揮著士兵將這些遺體好好地掩埋了。對於那些相愛的勇士,他充滿尊敬地將他們合葬。赫費斯提翁陪著他,看著那些新土堆成的小丘,溫和地說:&ldo;不久,這裡又會長出青糙,開滿鮮花,他們不會寂寞。&rdo;亞歷山大輕輕點了點頭,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接著,菲利浦在底比斯安cha了一支駐軍,但沒有再進行任何報復。他甚至沒有進入雅典接受傳統的對勝利者的致敬,他不願意讓那裡的人民感到尷尬。繞過這個著名的城邦,他率領軍隊到達伯羅奔尼撒,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它。亞歷山大跟隨在父親的身邊,充分領略了他的政治手段和外交策略,並且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好好認識了一向從心底讚賞的有著璀璨文化的希臘城邦。菲利浦派他作為使者,送回了雅典的戰俘。這一次菲利浦在喀羅尼亞大獲全勝,證明了各城邦在軍事上的劣勢,希臘城邦的獨立時期就此結束。菲利浦在科林斯召開了各城邦和公國的代表大會,宣佈各城邦之間停止戰爭,實現希臘全面和平,併成立科林斯同盟。入盟的成員締結了共同和平條約,宣稱每個成員都是自由自主的。不過,他們享有的自由要受到一些條款的限制,禁止在城邦內進行任何政治和社會改革,凡企圖推翻菲利浦及其繼承者王權的城邦將受懲罰。菲利浦受眾人推舉擔任&ldo;霸主&rdo;,也就是統帥,負責指揮希臘聯軍。條約裡還規定了每個盟國招募兵員的方式。在所有重要的城邦中,只有斯巴達拒絕加入科林斯同盟。菲利浦同時建議組建進入亞洲的大軍,以打敗波斯人:&ldo;蠻族既在希臘神殿裡犯下瀆神的罪行,我們便須向波斯人宣戰,為希臘人報仇。&rdo;這一倡議得到了泛希臘同盟成員的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