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1 頁)
無雙也是真心想與她們結交,因此並不端架子,倒是相處得頗為融洽。說笑了一陣,午宴就要開席了,大廚房的管事過來稟了茉莉,茉莉再上樓去稟報王妃。無雙吩咐,&ldo;既然備好了,就請客人們入席吧。&rdo;男客們的宴席擺在東路闊大的閒雲閣,女客們的宴席設在西路寬敞的燕子樓,幾十張八仙桌擺得整整齊齊,每張桌上都已經放好了八道冷碟。丫鬟和年輕媳婦子們各司其職,引導客人們到事先安排好的位置就座。等到客人到了大半,熱菜就陸續往上端。酒水也有好多種,客人們各取所需,並不勉強。戲班子停了鑼,去指定的地方用膳。有幾個彈琴唱曲的先兒被帶到閒雲閣和燕子樓附近的亭子裡,揀那輕快悅耳的小曲唱起來。一時間席上氣氛十分熱烈,閒雲閣裡有許多高官顯爵去敬王爺的酒,燕子樓中也有不少誥命夫人去敬王妃。正高興著,閒雲閣裡有人認出了安七變,頓時引起轟動。很快,訊息就被在那兒侍候的丫鬟帶到了燕子樓。很多夫人都是驚喜交加,&ldo;真的嗎?真的是安公子?&rdo;安王妃也很訝異,側頭對無雙說:&ldo;安公子十分清高,我家王爺請他十次,他也就能來一次,這都是難得的賞光了,而且他逢年過節是絕對不上別人門的,聽說是極愛清靜,不喜熱鬧。你當初跟我說要給他發帖的時候,我還想著他多半不會來,沒想到,攝政王和王妃的面子這麼大,居然能請來安公子。&rdo;&ldo;也是費了好大的勁,才能請動安公子。&rdo;無雙很開心地說,&ldo;我們王府的戲班子排了他寫的新戲,請他來看看,也是順理成章。另外,我們剛得了一幅好字《王孫感懷帖》,聽說他喜歡,找了好久,我和王爺就想要送給他。&rdo;&ldo;哦。&rdo;安王妃恍然大悟,&ldo;怪不得。似安公子這般的名士,除了他喜歡的字畫,別的還真打動不了他。&rdo;&ldo;是啊,榮華富貴都於他如浮雲。&rdo;無雙樂陶陶地說著,舉起斟滿果酒的小酒杯,&ldo;來,今兒很開心,我們好好喝一杯。&rdo; 曲罷從來不給權貴好臉色的安七變竟然會赴勇毅親王府的宴會,這讓大部分賓客都很驚訝,而年輕人則無比興奮。喜歡讀書寫字的書生崇拜他,喜歡走馬章臺的紈絝子弟羨慕他,喜歡琴棋書畫的千金仰慕他,喜歡聽戲聽曲的女眷們期盼他,而那些附庸風雅或禮賢下士的高官顯爵們也都以能結交到他為榮。大宴舉行了一個多時辰,無雙的耳朵裡幾乎灌滿了有關安公子的各種奇聞軼事,尤其是那些尚待字閨中的小姑娘,雖說在大庭廣眾中舉止要嫻雅,但仍忍不住低聲議論,眼中滿是興奮色彩,恨不得立時見到這位&ldo;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布衣傲王侯,才名動乾坤&rdo;的傳奇名士。無雙暗自捧腹,表面上卻很沉穩,始終淡淡地微笑,表現得非常含蓄內斂。別人要麼認為她來自異國,尚不知安公子的大名,要麼贊她果然不愧是公主出身,少年老成,不同一般。安王妃以前隔著簾子見過安七變好幾次,這時笑道:&ldo;安公子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他考秀才時是案首,考舉人時是解元,人人都說若是他繼續考下去,會元、狀元都是探囊取物,肯定要成就三元及第的美談,可他卻就此止步,再不應試。如今,多少個狀元、榜眼、探花都沒了聲息,不過是個普通的官員而已,像安公子這樣名揚大江南北的卻是極少,他不是狀元,卻勝似狀元。&rdo;旁邊的定國公夫人笑著點頭,正要附和,另一邊的鎮國公夫人卻有些不以為然,&ldo;這位安公子不過是賤妾所出的庶子,仗著有幾分才學,不孝父親,不敬嫡母,與宗族不睦,全無半點禮教規矩,又不務正業,整日混跡風塵,編些才子佳人的戲本子,荼毒世人眼目。眾人把他捧得那樣高,讓大家子裡的孩子們竟是分不清是非對錯,要是人人都跟著他學起來,豈不是亂套了?&rdo;鎮國公夫人已年過半百,早年鎮國公有一寵妾,便是戲班子裡的名旦,妖嬈媚惑,心毒手狠,卻見識短淺,生了一個庶子後就暗中給嫡子下毒,以為沒了嫡子,庶子就可當世子,險些把他們惟一的嫡子害死,可也把少年人好好的身體給弄垮了,鎮國公世子至今病病歪歪的,再也無法當差,只能在家養著,爭取多生幾個健康的嫡孫,將來好承襲爵位。當年事發後,鎮國公大怒,將寵妾杖斃,庶子過繼給族中無子的親戚,以後再不敢寵幸妾侍,家中這才安寧下來。此事整個燕京城都知道,很多有爵人家都為此警惕起來,防著小妾庶子作祟,禍害嫡子。在座的人除了無雙外,都知道鎮國公夫人痛恨小妾庶子,此刻聽她這麼說,雖不願附和著詆譭安七變,卻也不再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