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1 頁)
嶽夫人進來後,向老王妃行了禮。老王妃趕緊叫宋媽媽去扶起來,迫不及待地問:&ldo;怎樣?聽說他們送嫁妝有新花樣?&rdo;嶽夫人笑著點頭,&ldo;可不是,花樣新著呢,前後都有歌舞,還有侍衛團列隊跟著,威風得很。&rdo;老王妃聽得眼睛發亮,一迭聲地說:&ldo;韓氏,楊氏,你們去找人問問,讓他們安排個地兒,等隊伍進門了,我也看看。&rdo;正在幫著迎候安排官眷的兩位側妃答應一聲,出門商量了一下。這裡需要照應,根本缺不了人,楊氏想要趁此機會多結交一些誥命夫人,便提議韓氏去找齊世傑商議,讓前來觀禮的夫人們也都能看到送嫁隊伍走進王府的情景。韓氏知道楊氏的念頭,自然不會駁她,答應著便往前面去了。她讓人找到齊世傑,把這事告訴他,很快齊世傑就安排妥當。隊伍從中門而進,直接去往無雙殿,兩旁有許多樓閣花園,正好供內眷們觀看。訊息很快遞進來,韓氏向老王妃作了稟報,便笑著安排府裡的丫鬟婆子們侍候著各位內眷去前面各個樓閣的二樓上就坐,一邊喝茶一邊等。氣氛更加熱烈,不斷有人拉著嶽夫人打探送嫁隊伍和嫁妝的情形,嶽夫人左推右擋,含糊其辭,&ldo;你們呀,都急什麼呢?這馬上就到了,你親眼看著不就都明白了。我嘴笨,形容不出來。&rdo;眾夫人便打趣,&ldo;哪家兒女成親不請你?你還嘴笨,那天下再找不到伶俐的了。&rdo;說說笑笑間,府外隱隱傳來歌聲,接著便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歌詞先用糙原話唱一遍,再用燕國官話重複一遍,讓大家都聽得很明白。&ldo;神鷹家族嫁來姑娘,明月皎潔花朵般美。黃金家族馳來新郎,英勇威武瀟灑俊朗。姻緣天成群山起舞,一生美滿快樂安康……&rdo;明月公主與皇甫瀟的名諱封號都嵌在歌中,完全違背了大燕為尊者諱的規矩,卻是糙原上對人最尊重的習俗。歌詞善頌善禱,讓人聽著很是喜慶,卻絲毫沒有詩經的那種內斂含蓄。不過,大家都聽得滿面含笑,沒人說什麼掃興的話。女眷們從椅子上站起,聚到窗前站著。男人們紛紛走出銀安殿,等在花園中。皇甫瀟一臉和煦,顯得很是愉悅。齊世傑站在他身旁,笑眯眯地道:&ldo;公主的送嫁隊伍果然不同凡響。&rdo;歌舞隊伍神采飛揚,抬嫁妝的漢子昂首挺胸,衛隊方陣威風凜凜,跟著歌曲的節奏走進王府。那蘇克抬手伸向空中,然後向下一揮。侍衛團一齊下馬,動作整齊劃一,非常好看。老王妃滿面紅光,高興地直點頭,&ldo;好好,真好,真好。&rdo;陪在她身旁的安王妃也跟著誇讚,&ldo;嫡出公主出嫁,果然有氣派。&rdo;她雖未明說,但眾人都心中雪亮,這種送嫁的陣仗,大燕還真沒人家比得上。一百六十八臺嫁妝更是氣勢如虹,將無雙殿前的空地擺得滿滿的,有的還放在了前面的糙地上。嶽夫人與安王妃扶著老王妃下樓,笑逐顏開地走向後院。到得銀安殿前,送嫁隊伍中的歌舞已經停下,會合到一處安靜等待。抬嫁妝的大漢們守在自己抬的箱子兩旁,個個站得筆直。那蘇克的衛隊停在銀安殿前,沒再往後院走,因都是女眷,衝撞了誰都不好。等到女眷都回來,嶽夫人笑著指揮大漢們開啟箱蓋,進行傳統的曬妝。陽光下,珠光寶氣,琳琅滿目,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迎親&ldo;冠飾九翬四鳳,大花九樹,冠中寶珠一座,翠頂雲一座,其珠牡丹、翠穰花鬢之屬,小花數如之。兩博鬢九鈿。翟衣,青質繡翟,編次於衣及裳,重為九等。青紗中單,黻領,朱縠逯襈裾。蔽膝隨裳色,加文繡重雉,為章二等,以緅為領緣。大帶隨衣色。玉革帶。青韈舄、佩綬。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衣用織金及繡雲霞鳳文,不用雲龍文。&rdo;這是《大燕律》中有關親王妃的禮服規制,在先帝時又進行過修改,將親王妃的服飾又提了一等,與中宮皇后相差不遠。親王妃的冠上大花九樹,而皇后是十二樹,親王妃的衣上用雲霞鳳文,而皇后衣上用雲龍文,些許差別,晃眼間根本看不出來。正因如此,范文同與趙媽媽會同皇甫瀟派來的齊世傑和榮媽媽將內務府送來的衣冠檢查了又檢查,確保沒有一處違制。本來趙媽媽按照大妃的圖樣,聘燕京城中最好的繡坊fèng制好了嫁衣,但是范文同最終爭不過大燕諸臣,公主是嫁進來,就必須穿上大燕親王妃的禮服,不得作任何修改,否則便是逾制,乃是死罪。趙媽媽只好把先前做好的嫁衣收起來,準備以後改一改,作為王妃平時見客的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