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1 頁)
老王妃讓身邊的媽媽、丫鬟到棠園送了幾次東西,賞了不少頭面、衣料、吃食、補品,喜得完全忘了公主即將過門,小妾卻先懷了孩子,到時候要怎麼交代。高興了半天,她賞了這樣賞那樣,總覺得意猶未盡,卻又想不起還應該做些什麼。琢磨了好久,才想起派人去安王府報喜,順便讓兩個側妃回來。在她眼裡,安胎之事是重中之重,再也沒有比這更要緊的事了。楊氏和韓氏乘船回府,看著外面碧波盪漾,一時都沒有說話。行到中途,楊氏才輕聲一笑,&ldo;這個陳孺人可算是出了大風頭了。&rdo;韓氏看她一眼,淡淡地道:&ldo;有了喜,自然是不同的。&rdo;楊氏的眼中掠過一絲輕蔑,冷聲道:&ldo;還不知是怎麼懷上的了,我可知道,王爺每次在她們侍寢後都賜了避子湯的。你我服侍王爺多年,難道還不清楚王爺是什麼性子?豈容別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做手腳?&rdo;韓氏雙眉微蹙,&ldo;公主眼看就要進門了,現下出了這等事,只怕王爺要為難了。&rdo;&ldo;為難倒不至於,留子去母是肯定的。&rdo;楊氏盤算著,心裡的鬱悶忽然消散一空。若是陳氏生下孩子,倒是可以抱到自己跟前來養。她已是快三十的人了,紅顏未老恩先斷,這輩子眼見是不可能生出孩子來,能有個孩子記在名下,從小撫養長大,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將來也是終身有靠了。陳氏年齡不大,心眼不少,看著老實,實則頗有心計。王爺在得知要娶公主後就開始給後院的女人們用避子湯藥,瞎子都能看出他不想在這種時候節外生枝,偏偏陳氏人小心大,居然敢陽奉陰違,竟然還真讓她趕在公主進門前懷上了。想著想著,她若有所悟,&ldo;難道陳氏所圖不小,盯著你我這側妃的位置?&rdo;韓氏不溫不火地笑道:&ldo;你想多了,今兒晚上看王爺怎麼說,不就什麼都清楚了?&rdo;陳氏那點小心思,她自然也看得很明白。她進府多年,很瞭解王爺的性子,決計不會容忍陳氏了。後院女人爭寵,弄點無傷小雅的小手段,撒嬌作痴,他可以裝不知道,偶爾還樂在其中,但是如果壞了他的大事,他收拾起來眼都不會眨一下。陳氏進王府還不到一年,統共也沒見過王爺幾次,還以為攝政王府的後院與那些大家子的後宅差不多,把她生母做姨娘的手段使出來就能出頭,到時候只怕她哭都哭不出來。楊氏想著王爺的反應,不禁舒慡地笑了起來。兩人回到王府,來不及更衣便去了萱糙堂。老王妃正笑逐顏開地與宋媽媽猜測未來孫子的長相,又說起兒子小時候的趣事,整個人容光煥發,彷彿年輕了十多歲。看到楊氏和韓氏進門,她立刻笑著衝她們招手,&ldo;安王府可熱鬧吧?&rdo;楊氏歡歡喜喜地點頭,&ldo;可不是,今天看到不少漂亮的小姑娘,安王妃為安王爺相中了好幾個呢。&rdo;&ldo;是嗎?&rdo;老王妃眉開眼笑,&ldo;安王府身邊侍候的人著實不多,還都是老人兒了,進幾個人也是應當的。&rdo;&ldo;是啊。&rdo;楊氏勤快地用手背試了試老王妃的茶碗,發現已經涼了,便端起來遞給跟著大丫鬟素心,讓她去換熱茶。她一邊侍候一邊笑道,&ldo;要說起來,還是咱們府里人手齊全,等到王妃進門,也不擔心沒人幫著侍候。&rdo;宋媽媽也跟著湊趣,&ldo;我看跟在公主身邊的四個陪嫁丫鬟都不像是為王爺準備的,公主年少天真,也想不到這些,如今咱們王府裡侍候王爺的人齊全,正好免了公主成親後為此憂心,豈不兩全其美。&rdo;她早就想提醒老王妃要留心公主那兒的反應,奈何老王妃自聽到喜信後就歡天喜地的想東想西,讓她找不到機會說,這時終於可以說出來了,正好又有兩位側妃在,可以幫著參謀,應該能想到安撫公主的法子吧。 出人意料的反應聽宋媽媽提到公主,楊氏看了她一眼,笑容可掬地說:&ldo;可不是。公主即將進門,府裡就傳出喜信,正是開門見喜的吉兆。&rdo;老王妃聽不明白這些彎彎繞的話,眯著眼直點頭,&ldo;是啊,是啊,公主果然是個旺夫旺子的貴重命格兒。你們這可提醒我了,如今陳氏有喜,我光顧著賞她了,卻不可輕慢了公主。宋媽媽,你去我的箱子裡翻翻,給公主備份禮,明兒派妥當的人送去。&rdo;宋媽媽答應著,去廂房開箱子,一邊翻撿合適的禮物一邊盤算著,這禮可真不好送啊,說出的話稍有差池,便會讓公主誤會,認為他們這是藉著王府裡的側室懷孕去給她個下馬威,那以後還怎麼過日子?看來還得去找王府的大人們商量,千萬不可讓公主沒臉,這不是還沒結親就結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