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第1/1 頁)
想著堂兄雖然有兒子,卻被王妃管束得緊,不能隨心所欲地寵幸美人,也是頗有遺憾之事。皇甫湛焦躁的心情頓時變得平和起來,溫和地笑道:&ldo;你也別那麼敏感,朕只是說當年的事情,又不是真對……咳咳,那個,咱們言歸正傳,你說,我想納一位汗國貴女進宮,為皇家綿延後嗣,這有什麼錯?&rdo;皇甫瀟很理解他的焦慮,以前自己年近三十卻膝下猶虛,雖權傾朝野,也總覺得心裡空得很,憂慮不安,深怕後繼無人,愧對父王臨終前的殷切期盼。現在有了四個嫡子傍身,他便踏實得很。現在有了四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將來還能再生,若是再有四、五個孩兒,最好再有個一、兩閨女,那就美滿了。他在心裡樂了一會兒,然後誠懇地安慰皇甫湛,&ldo;臣也是年屆而立才有了長子,這是我們皇甫家的傳統,成親多年才會有子,陛下不必太過焦慮,要保重龍體。&rdo;已經長成英俊青年的皇帝嘆了口氣,&ldo;朕也這麼對自己說,可是……哪怕先有一個皇子放在那兒,朕也能安心。就像安郡王,有了世子後便稱心如意了,日日過得逍遙自在,讓朕看著眼紅。&rdo;皇甫瀟輕笑,&ldo;澈弟性子散漫,喜作詩弄文,一聞政事便頭大如鬥,自可百事不理,可皇上乃社稷之主,心繫萬民,自是不能如他那般清閒。&rdo;&ldo;朕明白,不過我們這一輩兒就只有堂兄弟三人,怎麼能只顧他自己悠閒自在?&rdo;皇甫湛挑了挑眉,&ldo;朕已經下旨,讓他去禮部當差,主管全國學政,年後出京,視察全國各州府官辦書院。這樣一來,既可為朕分憂,也照顧了他的興趣愛好。&rdo;&ldo;如此甚好,果是一舉兩得。&rdo;皇甫瀟也笑了,&ldo;皇上聖明。&rdo;皇甫湛哈哈大笑,心裡的陰霾煙消雲散。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飛奔進來,跪下稟報,&ldo;皇上大喜,楚貴妃娘娘診出有喜了。&rdo;皇甫湛欣喜若狂,起身就往外走,&ldo;擺駕昭和宮。&rdo;皇甫瀟在後抱拳行禮,&ldo;恭喜皇上,臣請告退。&rdo;皇甫湛在門口停下,回頭笑道:&ldo;堂兄果然是有福之人,你剛回來,朕的愛妃就診出喜脈,真是天從人願啊。&rdo;皇甫瀟急步先出了御書房,這才避到一旁,謙遜地說:&ldo;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吾皇。&rdo;皇甫湛喜上眉梢,&ldo;那你就回府去看看你那幾個兒子,聽說他們都挺能折騰的,嘿嘿。等皇長子長大,你那兩個孿生小子就進宮來一起讀書習武吧。&rdo;&ldo;是,臣遵旨。&rdo;皇甫瀟躬身行禮,轉身離去。皇甫湛直奔昭和宮,去看望封為貴妃的楚燦華。楚妃有孕的訊息頃刻間傳遍後宮朝堂,很快蔓延到京城的公卿世家達官顯貴的內院。皇甫瀟出宮後,騎馬飛奔回府。他離家將近一年,出門時兩個小兒子才一歲,正是呀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現在兩個孩子已經兩歲,不知道長成什麼模樣了。長子皇甫暉年滿七歲,次子皇甫煦五歲,都是自小好武,什麼招式一學就會,而且膽大包天,上樹掏鳥,下湖捉魚,折名花,砸魚缸,竟是無禍不闖,就差去街上跟人打架了。皇甫瀟再寶貝兒子,現在也忍耐不住,常常想把兩個小子拉過來狠揍一頓,奈何家裡有一個極寵孫兒的老王妃和不太靠譜的王妃,若是打孩子,老王妃要生氣,若是罵孩子,無雙會在一邊搗亂,實在是拿她們沒辦法。想起儒雅清秀剛剛成親的安王世子,皇甫瀟不禁覺得,孩子少也不要緊,只要好就行。這個念頭剛生,他就啞然失笑,誰都想多子多福,便是與他交好的安郡王皇甫澈,也是想多要幾個兒子的,便是庶子也好。一路想著,他很快回到府中。雖然想著兒子,但他還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先去外書房召見齊世傑和嶽堅,與他們探討了自己出外期間朝中的動向,把一些重要情況瞭解清楚,免得明天早朝時有誰突然發難,打他個措手不及。說完公事,皇甫瀟才問起兒子來,&ldo;四個小子怎麼樣?跟著你們讀書習武,沒偷懶吧?我不在府裡的這些日子,他們沒人管束,是不是又闖禍了?&rdo;齊世傑和嶽堅都呵呵直笑。齊世傑喝了一口熱茶,這才慢條斯理地說:&ldo;世子和二公子甚為聰慧,讀起書來很專注。世子已經學完《論語》,二公子也讀完了千字文和聲律啟蒙,寫的字都頗有長進。三公子和四公子還小,只是粗學了幾個字,老王妃怕傷了神,不讓他們學得太多。下官也覺得頗有道理,三公子和四公子還是再等兩年啟蒙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