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第1/2 頁)
無雙微笑著,輕言細語地說:&ldo;母妃多慮了。兒媳只是聽到一些並不確切的訊息,想要避開皇后娘娘的宣召,又在城裡待膩了,想要出去玩,又怕別人說閒話,這才攛掇著母妃一起出城。如今母妃抱恙,自是在府中休養最為穩妥,兒媳也不放心,所以還是留在府裡陪著母妃,等母妃痊癒了,咱們再去玩。&rdo;老王妃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身處千軍萬馬保護中的皇帝與自己的兒子會出什麼事,想來想去,也無非是宮裡的太后和皇后有可能趁著兒子不在而出什麼妖蛾子,賞幾個女人都是小事,若是把兒媳叫進宮中折騰,讓孩子有個什麼閃失,那可就追悔莫及了。難道做臣子的還能跟太后說理去?所以老王妃一聽兒媳說要出城去住一、兩個月,心裡便透亮,這是打算避開宮裡的宣召,等兒子歸來以後再回王府,那就什麼也不怕了。如今她走不了,兒媳溫言勸慰,她也覺得留下來也出不了什麼大事,反正每次宮裡宣召,便託病不去,反正她病著,兒媳又有孕,都是實情,也不算欺君。若實在推託不掉,她就拼了這把老骨頭,拖著病體陪著兒媳進宮,太后和皇后看著她的面子上,應該也會留些情面,不會太為難兒媳。這麼想著,老王妃也就不再擔心。她的腹瀉來得突然,凌晨才覺得有些不對,先還以為只是受了涼,吃兩丸太醫院制的成藥便能止住,誰知全不管用,竟是來勢兇猛。餘媽媽這才慌了神,剛使喚丫鬟去稟報,無雙就來了。&ldo;昨晚是翠珠帶著紫藤和丹桂兩個二等丫鬟值夜,外面有三等丫鬟侍候粗使夥計,上半夜是春燕,下半夜是冬梅。一整晚都好好的,老王妃睡得也很安穩,並無不妥。快到五更的時候起了一次夜,然後飲了半盞茶,是丹桂沏的,放在暖窩裡溫著,翠珠親手倒到杯中,侍候著老王妃飲下。&rdo;餘媽媽被叫進來問話。她跪在地上,難過地低著頭,輕聲向無雙回稟,&ldo;老王妃又睡了半個時辰,便起了身,梳洗更衣後用了早膳。大約一刻鐘後,老王妃便覺著有些腹痛,奴婢侍候著去了兩次淨房,瞧著情形並不嚴重,便服侍著老王妃服下固腸止瀉丸。其後病勢有所減輕,老王妃便不讓老奴請太醫,也不讓奴婢們去驚擾王妃。歇了一會兒後,老王妃本打算今天仍與王妃一起去小陽山,可是沒過多久,又有些嚴重了。老奴不敢再耽擱,便叫翠珠去請太醫,又讓月季到無雙殿去向王妃稟報,還沒出院子,王妃便到了,真是謝天謝地。都是老奴沒服侍好老王妃,還請王妃責罰。&rdo;&ldo;你起來吧。&rdo;無雙的聲音很柔和,&ldo;母妃這病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沒查出個子醜寅卯,你且不忙擔責。你侍候母妃多年,我和王爺都很信任你,斷不會不明不白地遷怒於你。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侍候好母妃,等齊大人來了,你按他的吩咐行事,定要查個水落石出。&rdo;無雙雖然態度很溫和,餘媽媽卻是親眼在棲霞莊外的山道上看過她揮刀砍人,那真是殺人不眨眼,所以回府之後再也不敢在王妃面前擺老資格,此時無雙說信得過她,可她心裡仍是誠惶誠恐,連忙磕了個頭,&ldo;奴婢謹遵王妃諭命。&rdo;然後才站起身,低頭退到一旁。太醫過來,給老王妃診了脈,仔細斟酌了一番,對無雙和趕過來的齊世傑說:&ldo;老王妃的脈像不似中毒,應是夜裡著了涼,飲食上也有些沖剋,這才造成腹瀉不止,服幾劑藥就能止住。今天只喝白粥,不可沾油膩,明日待下官來診過脈,再調整飲食。老王妃有年紀了,身邊人要經心侍候,腹瀉雖非大病,卻易傷元氣,不可輕忽。&rdo;齊世傑接過方子看了,遞給身邊侍候的小廝,讓他隨藥童去抓藥。等太醫告辭離去,他屏退下人,與無雙相視苦笑,&ldo;看來王妃是走不了了。&rdo;&ldo;今兒肯定不能走,只能看明天的情形了。&rdo;無雙輕嘆,&ldo;事情太巧,我感覺很蹊蹺,你好好查一查,看到底是誰在搞鬼。&rdo;齊世傑點了點頭,&ldo;王爺臨走前,已經秘密派人出去,將查到的可疑分子抓的抓,殺的殺。下官在王府裡也捋了好幾遍,凡是來歷稍有不清,就闔家遠遠地發到莊子上去,免得有人興風作浪。現下卻出了這種事,不但害老王妃病倒,而且還讓下官沒有察覺,下手之人實在高明。下官這就去查,爭取這兩日就把這幹賊子找出來,消除隱患。&rdo;&ldo;好,一切都拜託齊大人。&rdo;無雙坐得很端正,本來一團稚氣的小臉上浮現出一抹堅毅,&ldo;其實我想避到小陽山去,也只是為了不與宮中起衝突,以使朝廷保持現在的秩序,國事不出現混亂。王爺一心為國,現在不過是一時遇到阻礙,未能現身,我是他的王妃,自當以他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