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1 頁)
兩人對視一眼,都是唇角含笑。這位公主要麼選擇出去丟臉,要麼選擇被孫媽媽調教,否則就等著出醜吧。趙媽媽將兩人的神情看在眼中,卻不動聲色,熱情地說:&ldo;既是孫媽媽留在這兒,那今兒我就不去王府了,先向孫媽媽請教了王府中的規矩再去,也免得衝撞了太妃。還請錢媽媽回去代我們公主向老太妃致謝,明兒我們就派人去府上遞帖子,約好日子前去拜訪。&rdo;公主既已離開,孫媽媽也留了下來,目的達到,錢媽媽也就不再多囉嗦,起身告辭,帶著王府的小丫鬟們離去,打算回府跟楊側妃好好說說這位糙原公主的笑話。寶音帶著孫媽媽也出了正院,到偏院去安排住處。趙媽媽這才沉下臉來,凝神想了一會兒,便到前院去找使團的幾位漢臣,將剛才錢媽媽來這裡的表現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這次的送親使團有一半是漢臣,一半是糙原猛將,玩智謀用心計是漢臣的事,那蘇克帶領的糙原驍騎只負責武力威懾。這些漢臣當年在燕國都是寒門士子,空有滿腹學問,卻無法踏上仕途,到了汗國後卻很受器重,以國士相待,因此他們也都一心一意地效忠汗王和大妃,對於公主到這裡後受到的輕視都是忿忿不平,此刻聽到連一個王府的奴婢都敢如此輕慢,頓時怒髮衝冠。范文同卻鎮定沉著,&ldo;大家稍安勿躁,此事應該只是王府側妃的自作主張。從老太妃派人送來的禮物可以看出,王府中的太妃和王爺對公主都相當看重。側妃算什麼?不過是個有位份的妾,多半是心裡有什麼非分的想頭,這才派了個媽媽來,想為難公主。她是內宅婦人,大概以為咱們公主遠離故土,身後沒孃家支援,就任她們欺負。真是可笑,咱們整個汗國都是公主的孃家,還有誰的孃家比得上?此事容易解決,不必小題大做。你們先不要輕舉妄動,我去拜訪勇毅親王,將此事告知,看他是個什麼態度。&rdo;幾位漢臣都認為他說得有理,便商定由他先去,視勇毅親王的態度而定以後的方略。公主嫁攝政王,絕非小事,兩國關於婚典禮儀都要談很長時間。燕國的禮部堅持以燕國習俗迎娶,神鷹汗國的送親使一定要公主以糙原風俗出嫁。范文同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不同於粗魯不文的蠻族大臣,談起禮義廉恥來頭頭是道,口若懸河,燕國大臣都不敢小瞧。聽到范文同前來拜訪,正在皇宮前殿西暖閣批閱奏章的皇甫瀟立刻請他進來。范文同很有禮貌地以國禮相見,然後分賓主就座。皇甫瀟笑著說:&ldo;範大人來燕京有些日子了,一直為公主與本王的婚事奔忙,本王十分感激。&rdo;范文同連忙拱了拱手,&ldo;不敢當,這是小臣份所當為。小臣受我國汗王與大妃所託,送公主遠嫁燕國,自當做得妥妥貼貼,方不辜負汗王的信任與大妃的重託。今日老太妃遣人送公主的厚禮,公主非常喜歡,對老太妃的厚愛銘感五內。有王爺與老太妃的照顧,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可放心了。&rdo;皇甫瀟知道自己的母親一向良善,送出的禮定是好的,聽到說公主很喜歡,不禁開朗地笑起來,&ldo;本王的母妃聽說公主要嫁與我為正妃,很是高興。母妃生性純善,定與公主相處融洽,範大人儘管放心。&rdo;&ldo;是,有大千歲這番話,小臣自然不再擔心。&rdo;范文同做猶豫狀,慢條斯理地說,&ldo;王爺,今日王府的那兩位媽媽到迎賓館去,本是送老太妃給公主的禮物,公主以禮相待,與兩位媽媽相談甚歡。可是,兩位媽媽後來又說是貴府的楊側妃派來,要教導我國公主規矩,而且她們見了公主竟然不行大禮。我國公主乃大妃嫡出,身份尊貴,來到禮儀之邦大燕帝國的都城,卻連貴府的兩個奴婢都能對殿下沒規矩,難道這其中有什麼大道理?公主年少,羞怯不敢多問,身邊的媽媽就來找下官問個明白。可下官愚魯,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厚顏前來,請攝政王殿下賜教,是否貴國奴婢見到皇家公主都是不用行大禮的?另外,由側妃派人來教正妃規矩,這嫡庶尊卑上下顛倒,難道是貴國最近才有的新規矩?&rdo;聽他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皇甫瀟的臉色變了。 側妃韓氏錢媽媽神采飛揚地回到王府,這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後院。側妃韓氏的大丫鬟紫雲掀簾進了暖閣,臉上帶著幾分不忿,&ldo;錢媽媽從迎賓館回來了,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像是從公主那兒撈到了天大的好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