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手段,真當是暢快淋漓啊!這就是權力和地位的好處了,在人之下,便教你耕五六個壯年人耕不完的地,一旦完不成也要被活活打死;在人之上,便是一刀一刀剮了你,也讓人讚歎自己的仁孝!
眾人除了兩個丫頭,硯兒和燈兒還在佩服楊佳仕的仁義,其他的俱都是有見識的人,皆相視一笑,心有慼慼焉。接下去大家連龜恩祠內部也懶得遊覽,今日即已盡興,何不歸去!
離了龜恩祠復又向南,走了數里,山林中突突地飛出一隻野雉來。那燈兒丫頭振作精神,取下新得的軟弓,手起一箭,那雉雞應聲而落。一眾人皆大聲喝彩,趙弘之提議道:“中午大家何不打了野味來做一頓吃食”?
這沮樺帝國久經戰亂,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過十幾二十人。走在路上,連平地裡都能鑽出麂鹿來。
秦音立時反駁:“你莫非還帶了鹽巴調料不成?”
“哈哈,這些物事我倒是隨身帶的,我出門玩耍,就愛吃個現打的野味山珍”。那武聆哲笑眯眯得掏出一個包裹,開啟一看,裡面果然有許多調料。身邊兩個隨從,也俱帶有弓箭。這傢伙本是個鬥雞走狗的,喜歡打獵倒也符合他的脾性。
蘇明海這段時日多走山嶺,這些東西帶的也有。他經林竹琴提醒,警惕性提高了很多,對武聆哲就有些不放心,也伸手到皮甲裡假裝掏摸,摸出一個小包來。笑道:
“我也備的整齊著呢”。
他本是老饕,這些東西自然備得更是精細。這四日從鳳桐到永平,對著船孃大加指點,著實做了幾個好菜出來,大夥兒都是吃的念念不忘。
燈兒、硯兒這一聽美食大師就要親自出手,拍手叫好:“蘇大哥真是吃食的行家啊,你常年在外遊歷,做這個一定拿手吧?就用這個了”!立時就指定了服務物件。
這下連秦音也取了弓箭,不許男人動手。和兩個丫頭弓弦輪響,不一刻就又射下了五隻野雉。在蘇明海妙手加工之下,一行人吃得是滿口流油,讚歎不已。
大夥兒吃了飯,又緩緩走了二十里地,到了一個叫大塘村的地方過了一夜。早上起來,武聆哲本是個會玩的,早和眾人打成一片。他這人極愛熱鬧,力邀大夥兒去雲峨郡玩耍。
這雲峨郡在永平郡東二百里,有一大名勝雲峨山,天下聞名。這可不是普通地方,在金壺洲也是一奇,就連萬里之外的海西洲,都有文人撰文記述。
這一座山,高有千餘米,四面俱是峭壁,那雲峨郡主城就在山頂,上山之路只有一條。是天底下唯一不設城牆的城市,因為這千餘米高的峭壁就是城牆了。上面方圓有十八九里見方,沿邊上走一圈就要大半天。田地泉水一應俱全,可謂城在田中,田在城內。產出的糧食,足共二萬人食用。據說自黃泉河以南八百年前開發後,就從來沒有一個將軍想過要靠武力攻取這座城市。
趙弘之以前多次到過雲峨郡,但也是屢看不厭。他見蘇明海剛從鳳翔而來,還沒見過這般雄奇的景緻,便想著帶他前去看看。蘇明海也從書籍上看過雲峨山的描寫,嚮往已久,一時大為心動。
三十五、雲峨山吶雲峨山
眾人本想著先順路去石柱郡觀賞邊關風光,再去船山郡秦家拜訪。這秦家眾人出來日久,這次本是接了家人書信,催促回家的。因此卻是不能同行。但這秦音卻甚能體察人意,對趙弘之道:
“我家人有事催我回去,卻要先從石柱郡轉去船山家中等候。弘之不如帶十六郎去雲峨山住上數日,觀遍了美景,再來船山遊玩罷”。
一應人等揮手作別,一東一南就此分開。趙弘之、秦音這一對俊男美女自然還要在馬背上頻頻回首,做出一副生離死別的模樣來。
武聆哲共蘇明海、趙弘之及四個隨從自向雲峨郡而去。這永平郡城地處行省西南,南邊就一個石柱關,西邊排了花市郡、霧南郡和武德相鄰,其餘五郡都在主城的東面和北面。沿途多是山路,雖比武德一帶平坦些,但七人走了一日,也才行出百里。歇了一宿,次日又上路行了百里,才到了雲峨山下的山前鎮。
這雲峨山名氣太過響亮,因此郡內五鎮,倒有三個鎮取名和這雲峨山有關,有山前鎮,還有山後鎮,還有個山下鎮。
眾人離了老遠,就看到滿目的懸崖峭壁,延綿展開數十里,彷彿沒有邊際一般。此時天已擦黑,那巖壁下面的鎮子連燈火都有人點了起來,雲峨山半天上卻還有陽光。整座山完全不象是山,反象一座放大了無數倍的城!崖壁赭紅,上面連小樹也長不起來,只偶爾能見些灌木。山高一千多米,崖壁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