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 頁)
了,除非是德妃想要魚死網破,不然陳貴嬪這樣的心性,是絕對不會讓自己被德妃坑兩回的。
德妃心機不錯,若是她佈置沒有出現偏差,將來皇帝大行,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御前的人便是最大的贏家。如果陳貴嬪靠著跟芳婕妤的相似深獲聖*,真到了那一日,陳貴嬪裡應外合寧王一系趁亂掌控御前,那麼不管是皇后也好,姬亓玉也好,失了先機,又有信國公府令國公府等一眾人保駕護航,徽瑜也很難想到在那樣的情況下姬亓玉能扳回一城。
若是能拿出一份先帝遺詔就更好了,就算是沒有,也可偽造一份出來,寧王掌握了主動,餘下的事情就算是有些波折也不成氣候了。等到大局已定,陳貴嬪再來個傷心過度隨著先皇去了,便是真真的一點把柄都沒有,全部都妥帖了。
“是啊,陳貴嬪這事兒是個意外。當初以為禍,可輾轉間卻成了福,可見禍兮福所倚,當真是不錯的。”
姬亓玉難得還能在這樣凝重的氣氛中講出這樣的輕鬆的話來,徽瑜也跟著鬆了口氣,只是心裡還是不明白,皇帝跟芳婕妤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既然事情都講到了這裡,徽瑜也就直接問了出來,猜來猜去的也很累人。
聽到徽瑜終於問到這句,姬亓玉也不意外,只是微微沉默一會兒,這才對著她講,“說實話,這事兒我是真的不知道內情。皇后娘娘跟德妃應該是知道內情的,但是娘娘不肯提當年的事情,德妃那裡更是無法探聽,我只是聽尤嬤嬤提過一句,當年皇后娘娘是為我生母求過情的,只是沒求下來。”
所以皇后這些年明裡暗裡的照顧姬亓玉,卻也不敢太顯眼,只怕就是為著這個了。
“也許陳貴嬪正是知道了這個秘密,所以德妃才想千方百計的要她命。”
姬亓玉沒有回答,很顯然是認可徽瑜這個說法的,只是陳貴嬪拿來保命的東西,自然不會輕易給任何人,免得再成為棄子。
“所以我們要耐著性子等。”正因為陳貴嬪這個意外導致現在的局勢詭異的平衡,徽瑜這個時候有孕正是最好的時機安胎。寧王不會也不敢再做出什麼大的舉動,德妃因為陳貴嬪在後宮很是被動,也暫時不會把主意打到徽瑜這邊來,皇后在宮裡如同大山穩著局勢,又有晗妃從旁協助。寧王想要在皇帝跟前討好,就只能把差事辦的更漂亮,心思都用在差事上,大家都能清淨安穩些日子。
“如此一來我這一胎倒是懷的正是時候。”徽瑜也笑了,寧王一系急需要表現良好挽回皇帝的*愛,自然是無暇對姬亓玉做些小動作,而她不用分神,倒是能好好安胎了。陳貴嬪復*,她倒是也藉著這把東風撿了個大便宜。
姬亓玉聽著徽瑜調侃,也跟著笑了笑,心裡也覺得這個時機真是巧。徽瑜這一胎本就不太安穩折騰的厲害,若是外面的事情再讓她憂心,程七舟也表示很費神,如此一來他倒是也覺得如意了。心裡打定主意,這幾個月無論如何都要壓著不能在橫生枝節了。
出了正月,徽瑜就要送譽哥兒去山陽了,那邊楚珂也經常過來跟徽瑜碰面,商議兩個孩子的妥善安置問題。從飲食起居丫頭婆子奴才長隨,再到山陽授課恩師以及當地人情往來,更有拜師禮等諸多事情紛亂如麻,兩人很是商議了些日子,又有燕億白的補充新增這才弄出一個初步章程來。等到這些忙完,也該到了送孩子啟程的時候,醇王跟楚珂親自帶著奕哥兒來了靖王府,徽瑜正對著譽哥兒細細叮囑尊師重道,又要講不許自恃聰慧便瞧不起人等大忌,更加不許仗著家裡的勢在外頭胡作非為。
之前不覺得有什麼好叮囑的,真的等兒子要啟程了,這才覺得好多好多的話都還沒講出來,恨不能把自己的腦子挖出來塞到兒子腦子裡讓他帶走。這樣的心情,非是做母親不能體會這種心情。徽瑜還發現一個問題,自從不害口之後,飯量越發增長挑剔飯菜幾乎成了本能,這嘮叨的功能也被啟用,鎮日的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昭姐兒有時候都不耐煩她嘮叨,寧可帶著小小去逛園子。譽哥兒人小腿短往往被徽瑜攔截成功,逃脫不成功,他就抱著一本書要麼看著聽她絮叨,要麼就在書案前臨字帖一言不發,反正一個忙自己的功課,一個自顧自的嘮叨,形成一幅既詭異又和諧的情景。
如今譽哥兒要走出家門去求學,還能跟熙哥兒在一塊兒,他到沒有多少的離別傷感,走前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對著昭姐兒一本正經的交代,“我求學在外,姐姐替我在母親跟前多多盡孝,帶我學成歸家再來謝你。”拐著彎的告誡他姐姐,不許不耐煩聽母親嘮叨就跑人。
昭姐兒捨不得弟弟走,又不願意聽母親嘮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