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老太太撒嬌,表示要堅持下去。李汝蘭對李筠婷的選擇暫緩是嗤之以鼻的,規矩自然越早學越好,可以在做到規矩的時候,嫋嫋身姿,步步生蓮。
華氏把李筠婷送到李玉泉那裡便是想著讓兄妹二人多親近,這才是正經的嫡親的親戚,雖然不太明白李玉泉的殿試同李筠婷有什麼關係,也是應允了晚些學規矩的請求,信中叮囑對待嬤嬤一定要恭敬有禮。
一個是武嬤嬤,一個是周嬤嬤,是眼見著李筠婷如何同李玉泉如何做策論的,更見著李玉泉對妹妹點出問題的信服,兩人眼中皆是震驚,原本李二小姐就生的貌美,原來更是女諸葛?
兩人上午的時候會簡單指導李筠婷的女紅,剛看著成品的時候,兩人本想放下這個環節,等到看李筠婷自己繡時,才發現雖然繡得細緻,只是也太細緻來了,便指導,如何在不起眼的地方可以略略粗糙些。
這樣一來,李筠婷的繡活的速度是大大提高,只是在兩位嬤嬤的眼中,還是太過於緩慢。若是進宮選秀,考驗繡活,這樣的速度自然不行,便想辦法,改了李筠婷的繡法。
很快就到了殿試的日子。
第55章 還鄉(一)
李玉泉殿試進了一甲,是探花郎;這個訊息傳到冀州;整個李府都為這個訊息沸騰了。李文燁原本就為大兒子自得;因著李玉泉教養得好;更是對華氏青眼相待。認為是華氏同自己的教養的當。
李文燁本就是官場上的人,他的兒子得意,自然又奉承之人,李府一時間倒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李筠婷同李玉泉在京中,李玉泉在京中也有自己的交際;既然得了這般的好訊息,京中也是門庭若市;只是劉凡咬牙不已。他自覺比李玉泉有才,原本是二甲;這個成績也頗為不錯,只是同李玉泉相比,頓時心裡不平衡。李玉泉在京中認識的人本就廣,中了選之後更是忙著交際,昔日的好友,漸行漸遠。李玉泉對此也只能一聲嘆息,他看得出劉凡因為李筠婷的事情對自己頗有不滿,只是涉及到自己妹妹的聲譽,也只能如此。同時也嘆息劉凡只讀聖賢書,不聞窗外事,他是明言過自家是漢軍旗的,大概劉凡還不瞭解這漢軍旗下的女孩兒是需要選秀的。
冀州同京城雖然相距不過一日的行程,只是這兩廂都忙碌,倒是沒辦法相見。
在李玉泉上任之前,倒是得了空子,衣錦還鄉。
李筠婷在前段日子也來了月信,容貌和之前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倒是胸脯微微隆起,開始發育了,青黛倒是笑著說道:“小姐也是大姑娘了。”
兩人坐著馬車回冀州,殿試本就在四月,現在回冀州已經是六月初,原本冬日馬車上會圍著重重的帷氈,現在已經都去了,小窗上的簾子也掀起,馬車行走在官道上,等出了京,便可見到大片大片的綠,地裡挑著舊年的稻草人,若是有荷塘,則可看到蓮葉微微展露。等到七月份的時候便可見著“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色。
這段時間,見不著了李筠婷,加上在京中也沒有生事,泉哥兒也進了一甲,便也難得見著了李筠婷給了個笑臉,要知道在李汝蘭落水之後,盛老太太見著李筠婷是沒什麼笑意的。
華氏倒是摟著李筠婷,許久不見女兒了,心中高興得很,而且此番倒是可以住在家中,自己注意讓李筠婷少同李汝蘭交往便好。這時候後面的馬車倒是下來了兩位嬤嬤。
李筠婷便介紹了,一位是武嬤嬤,一位是周嬤嬤。等到李玉泉殿試完了之後,李玉泉在京中應酬,而李筠婷便搬到了京郊,每日裡學規矩就正式搬上了日程。李筠婷素來不喜麻煩,規矩總是嬤嬤一教便可到位,兩位嬤嬤自然是讚歎。
“兩位嬤嬤辛苦了。”華氏笑著說道。
“二小姐是個伶俐的。”周嬤嬤說道。
華氏以為是客套話,哪裡知道都是實話。
而李汝蘭原本為自己的走路資質自得,今日裡還特地穿了花盆底,見著了李筠婷的走路姿勢,便捏了捏帕子,笑著同她說道:“妹妹走路倒是好看得緊末法的時代全文閱讀。規矩學得不錯。”
“哪裡有姐姐學得早?”李筠婷說道,“不過四月才開始學規矩。”
李玉泉倒是聽到了兩個人說話,笑著說道:“有妹妹的幫忙確實得益頗多。”
“妹妹怎麼幫到你了?”李汝蘭有些好奇地問,若論幫忙,李汝蘭自覺自己給李玉泉寄去的詩詞是極好的。
李玉泉便說了每日裡下午時候的功課,聽著讓李汝蘭一呆,這完全就是模擬考場啊,這個時代苦讀書的多,若是經過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