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宋兩利直叫師父師父,人卻不見,只好作罷,但覺進入“攝力”、“念力”始為武學最高境界,終再次往芙蓉嫩牙攝去,直叫著“斷斷斷斷斷”無數喝喊,嫩葉仍不斷,逼至後來已滿臉通紅,青筋暴脹,乃自不斷。
宋兩利簡直喊得快發瘋,全身抽顫欲倒,就在喊得天昏地暗,眼花撩亂,根本進入見物而迷濛之際,一聲尖厲大喝:“給我斷!”腦門突現折斷幻影,赫見細若爪子嫩葉叭然輕飛落地。
宋兩利駭然怔詫,不信嫩葉已落,趕忙前去撿拾,當真新葉扯落沒錯,不禁解嘲笑起:
“是斷了,但差點連腸子都拉出來,且腦充血。”但卻仍稍有所悟,若想以意念攝物,似非一味盯著對方,應是腦門亦且要有幻影產生,而雙雙相互跳轉之結果吧!
他立即複習以尋求方才所突然產生之狀況,然越是強求越不可得,只好喝著斷斷斷腸!
始收功拭汗,的確比練一般正常功夫盡勁耗力,實是難練。
待要稍坐休息,卻發現遠處三名老頭摸著脖子,表情似若斷頭般驚慄,宋兩利暗覺想笑,應是方才喊得“斷”字過多,對方以為命令斷頭,不敢靠近。
見得是童貫、蔡京、王黼三人,宋兩利立即斂去笑意,伸手一切,冷道:“誰再亂搞便斷誰的頭。”
童貫三人總覺這小子瘋瘋癲癲,還是小心侍候為妙,立即拱手躬身前來,不敢稍有大意。
侍近身之際,且行君臣大禮。童貫道:“奴才叩見小神童先生。”
蔡京道:“老朽拜見小神童萬壽無疆!”
王黼道:“晚生叩見通真達靈小神通本尊萬歲!”奉承功夫自是一流。
宋兩利暗斥王黼:“我比你小,怎稱晚生?本尊是我師父,怎敢冒用?”
王黼道:“以靈界來說,前輩出道甚早,且是天神下凡,故老朽自稱晚生應合理,至於您乃小本尊,如此稱呼應無不當,若小本尊形容不切,晚生該罰,然全是一片誠意肺腑之言!”
宋兩利呵呵直笑:“倒是馬屁功夫了得,當今兩相、一太師如此叩拜予我,難道把我當成皇上了麼?”
蔡京道:“小神童若如此想,亦無不可……”
王黼道:“小本尊乃神界之皇,以帝稱之,名正言順。”
童貫道:“天下神人兩界皆您所掌管,奴才自認唯您方有資格當上神人界之帝君,請受奴才三拜!”當真叩得卡卡響,備及尊敬。
宋兩利笑得可以,隨又斂聲:“馬屁免了,帳仍得算清,爾等三人不斷惡鬥,矇蔽皇上,壞事作盡,該當何罪!”
蔡京急叩頭:“小神童誤會了,老朽辛勤治國,一向鞠躬盡瘁,實無越矩行為,尚祈明查。”
王黼道:“可能傳言有誤,晚生戰戰兢兢,不敢稍有差錯!”
童貫道:“奴才更維護大宋江山,無時無刻準備為國犧牲,又怎是壞事作盡之徒。”
宋兩利喝道:“你濫殺無辜便是對天下不仁,謊報勝戰即是欺君之罪,還不承認麼!”
童貫急迫:“對亂黨仁慈,即對皇上殘忍,所小神童另角度思考,至於戰功一向明確,何來作假?”
宋兩利喝道:“攻遼之戰明明折損數萬兵,你卻說大勝戰!”王黼、蔡京暗詫,原來童貫造假?
童貫道:“奴才半途又收降兵數萬補足,故並無撒謊之處,畢竟大宋軍仍戰勝了。”
宋兩利喝道:“大膽!我親眼見著屍橫遍野,是假得了!”
童貫登時叩拜:“奴才該死,奴才知錯!”心頭卻不敢稍恨,實怕被感應。
宋兩利冷哼:“知錯最好,若再胡幹,第一個要你人頭落地!”
童貫登時叩謝:“多謝小神童開恩。”
宋兩利又瞪往蔡京:“你為掌權,清除異己,把王安石、蘇軾等貶為亂黨,情何以堪!”
蔡京學乖,不想辯解,急急叩頭:“老朽該死,老朽知錯,此事業已平反,但老朽仍自責萬分,尚請小神童治罪!”
宋兩利喝道:“你且欺君粉飾天下太平,不知強敵四起,且中飽私囊,可知罪?”
蔡京仍叩頭:“老朽該死,老朽知罪!”叩頭不斷。
宋兩利轉向王黼:“你也差不多,狼狽為奸,前日還奏請皇上恢復應奉局、花石綱,想再斂財麼?”
王黼急道:“晚生不敢,恢復兩局,乃皇上喜奇石異寶,晚生代為收集,如此而已。”
宋兩利喝道:“滿山遍野還不夠麼,要到搜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