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4/4 頁)
經濟命脈、富可敵國的聽雨軒。早在數年前,南宮不敗便派出得力手下,駕著四艘商船東來,以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換取扶桑特產,久而久之索性直接開設店鋪,作為兩國貿易的中轉站。
未免曝露行藏,眾人並未表露身份,也沒有到漢人的酒樓用飯,而是跟著黑崎正良來到當地最著名的料理店,品嚐正宗的扶桑美食。
趁著上菜的餘暇,黑崎正良介紹道:“料理又名“和食”起源於三百年的扶桑王室,逐漸流傳到民間,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各色菜餚。主食以米飯、麵條為主,副食多為新鮮魚蝦等海產,配以我國獨有的清酒,包管一嘗難忘。”
水芙蓉介面道:“扶桑料理的製作,要求材料新鮮,刀功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不僅重視味覺,而且很重視視覺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且食種類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風味特色。”
說話間刺身、壽司、天婦羅、壽喜火鍋、石燒、燒鳥等陸續送將上來。
刺身,即生魚片,主要以鯛魚、鮃魚、鰈魚、鱸魚等為材料,厚薄均勻,長短劃一,盤中點綴這白蘿蔔絲、海草、紫蘇花,既美觀又雅緻。黑崎正良點的一道“懷石刺身”更是生魚片中的佼佼者,乃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魚製成,選取的是腹部油脂最多的地方,味道特別鮮美。
壽司,又稱四喜飯,是日本飯的代表,製作壽司要在米飯中加醋、糖、鹽、料酒等調料,還要加海藻、辣根等,將其攥成小飯糰,上面放上各種生魚片、魚仔、鮮蝦肉、貝類等,這叫“攥壽司”將米飯鋪在壽司上,然後加生魚片、紫菜等,捲起來成圓柱形,就成“卷壽司”天婦羅是什錦式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水和成漿,將魚、蝦、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的調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壽喜火鍋與中原的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