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4/4 頁)
湖便江湖,如何與社稷百姓扯上關係。
任逍遙穩立如山,閃亮得像深黑夜空最明亮星光的眼神異芒大作,“本朝立國四十餘載,素以仁德治世,少行兵戈,卻有大理、大遼、西夏、吐蕃、高麗五國在外虎視眈眈,時刻欲入主中原。我大宋擁兵百萬,國土千里,區區彈丸小國膽敢有此野心,靠的什麼——武林!”
這話出口,舉坐皆驚。
侵吞大宋,入侵中原,居然要靠武林!
“恨天是簫太后一手培植的代理人,換言之絕殺的一切行動皆聽命於遼國;彌勒教教主須空乃吐蕃國師,彌勒教亦是吐蕃國教,前番攪亂大會的目地自不待言;而近來在西北多有異動的党項會原本就是西夏國主親自建立的組織,現任首領李道林是其親弟;至於修羅教則左右逢源,同時和三國交好。”
他頓了頓,環目掃過全場,加重語調道:“諸位想一想,各國為什麼要支援或建立這樣的武林組織,他們的目的難道只是要一統江湖麼!”
沒等眾人回答,他已凜然說道:“不,對方的目的是要進佔武林,作為他們攻取中原內應和依託,壞我大宋綱紀,亂我大宋民生,甚至聯合那些素有不臣之心的江湖勢力陰謀叛亂、裡應外合……倘把江山社稷比作一個參天巨木,那麼武林失卻就等若大樹內部開始腐朽,時日一長如何抵擋得了狂風暴雨的吹襲!“這番陳述入情入理,比喻形象,群雄聽罷多有醍醐灌頂之感。
“太祖皇帝昔日曾言‘武林盛衰關乎家國興亡’,敝教前教主忠勇王、唐門前門主唐絕、聽雨軒前任宗主南宮飛塵均以此語為座右銘,半世勤力,一生操勞,為江湖捨命,為國家盡忠。”
任逍遙滿面肅容,振臂高呼,“我等後學末進難道不應該效仿前輩先賢,戮力同心,共抗外敵麼。”
“戮力同心,共抗外敵!”
“戮力同心,共抗外敵!”
群雄受他感染,紛紛起聲應和。
葉知秋長身而起,先朝四方拱手施禮,這才正容道:“太宗皇帝駕崩前,曾留下遺言‘中原武林一日不滅,大宋江山勢必萬古長存’,這是對我等武林群雄的看重,更是湮浸著緬懷蒼生之心、燭照社稷之念的希冀和囑託。”
熊嘯天“霍”的站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