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他的眼裡閃過一絲寒芒,端起茶杯淺抿一口道:“明日我親點的三萬大軍就會朝著漠煙國出發,去支援他們。”
“上次的五萬不是夠了嗎?還要再派三萬?”蘇顏詫異地問道。
楚玉宵神秘地笑了笑,答道:“以後你就知道了。”
那三萬大軍慢慢地行走了一個月才到達東楚國,而前面的五萬大軍也攻下了漠煙國的第二座城池。
然後兩方聯手,突然對東楚國發動了攻擊,打得東楚國措手不及。
東楚國是最小最弱的一個國家,因常年向漠煙國進貢大批東西,才得到漠煙國的庇廕。
這次攻打漠煙國,東楚國也沒有派軍隊支援,一來是自己沒那個實力和大南朝為敵,二來也存了希望漠煙國覆滅的想法,結束每年的大批進貢。
只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明明是派去攻打漠煙國的軍隊,為何會突然轉變矛頭,來攻打他們。
受到重創的漠煙國自然不會派兵來支援他們,與大南朝長期友好的風凌國更是不會來幫助他們。
一時間,東楚國陷入了無人相助的處境裡。
東楚國的太子親自帶著文書前去蒼月國,希望跟漠煙國同樣厲害的蒼月國派兵來支援他們。
剛走出東楚國的境內,就被埋伏在那裡的大南朝軍隊抓捕,並當場殺死。
並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全佔領了東楚國。
當前方的捷報傳來時,蘇顏終於明白楚玉宵再派三萬大軍的原因。
不是為了攻打漠煙國,而是為了攻打東楚國。
楚玉宵見信後,龍顏大悅,立刻給高安邦回了信,叫人快馬加鞭的送去。
第68卷 第907章:徵收新軍
楚玉宵見信後,龍顏大悅,立刻給高安邦回了信,叫人快馬加鞭的送去。
這年春末,東楚國亡,楚玉宵派高安邦駐紮東楚國,設立奉應城。
並派高社稷駐紮漠煙國的兩座城池。
大南朝發動的這場戰爭來的突然,令西涼國,蒼月國和風凌國都陷入了戒備狀態。
可接下來的半年裡,大南朝並沒有再發起另外一次戰爭。
表面上,一切都看似平靜,暗地裡卻波濤洶湧……
這年大南朝的夏收是一個大豐收。
天氣炎熱,整整幾個月沒有下雨,許多國家都遭到了旱災。
唯有大南朝提前在各個城郡建立了水利工程,才沒有發生旱災的情況。
再則,土地裡多數種的都是耐旱的土豆和番薯,所以並沒有使莊稼遭受太多的損失。
……~@小~說~網最~新@章~節……
全國上下都有足夠的糧食使用,且各個城的糧倉也堆得慢慢的,所有的百姓都沉浸在喜悅裡。
大南朝再次恢復了以往繁榮昌盛的景象。
繁榮了,銀子就多了。
楚玉宵實行‘高薪’政策,凡是參軍的人,都可得到十兩銀子的補助,並免徵家裡一年的賦稅。
是以,全國上下的青壯年都踴躍報名參軍。
大南朝剛剛才攻打了漠煙國和東楚國,說不定還會再攻打其他國家,所以參軍的人還存了將來建功立業的想法。
才一個月的時間,徵收的壯丁就有四萬人,兩個月過後,總共徵收了十萬壯丁。
這十萬新軍被分成兩撥,一撥駐紮在陵蘭城,一撥駐紮在黑甲城。
楚玉宵具有獨特的眼光,自從他登基以來,暗中派人觀察了很多有能力的人。
這一次,那些被他一直關注著的人全部派上了用場。
擁有幾乎整個大南朝兵權的他,做事頓時變得雷厲風行起來,以往敢出言反對他的大臣對他的決定也不敢再有異議了。
楚玉宵利用這一點,破格提升重用了很多被埋沒的人才,安排他們管理訓練兩撥新軍。
第69卷 第908章:走一步,看全盤
楚玉宵利用這一點,破格提升重用了很多被埋沒的人才,安排他們管理訓練兩撥新軍。
一時間,新軍的操練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同年秋,楚玉宵親點七萬大軍,任命新提拔上來的郭邢為主帥,趙況和李南銳為副帥,莫不言為軍師,發動了對西涼國的戰爭。
這一次,所有的人都知道,楚玉宵的打算,是統一六國。
唇亡齒寒,蒼月國知道,若是西涼國滅亡了,那麼下一個就是他們蒼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