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我不禁望向了冬之野,“丞相怎麼看?”
冬之野皺著眉頭道:“大理若歸大古,大古固然更加強盛,宋庭不至於輕易斷絕友好,可是大理之地跟大古本不相接,到時候大宋以此為由只攻大理不攻大古,大理豈不還是要受刀兵之苦?段皇爺若真為大理作想,不如暫歸宋庭,以觀將來。”
段智興笑道:“不然。智興已有應對之策。段氏久不服中原,實乃中原奸佞太多,便歸得一日也是禍患。大古國則政通人和,非是宋庭可比。以智興之想,可將金沙、黔中、夜郎之地直接歸於大古,大理只餘剩下之地為藩國。大古可在此三處封王駐軍,如此將徹底切斷宋庭與大理的陸地連線,宋庭再無藉口矣。”
冬之野聽得面色越來越緩和,不過又為難道:“雖然此策甚善,但無故讓大理割地於大古,既不合於道義,大理百姓也不會服,奈何?”
段智興笑道:“百姓只看是不是對他好,只要大古善待百姓,不破壞百姓的習慣,百姓一定會擁戴大古的。到時候大理也會為大古做做工作,大理百姓一定會服從大古的。”
冬之野見他這樣說,轉頭向小李白和我道:“我沒有問題了,陛下和總司令的意見呢?”
我和小李白依舊不能決斷,都拿目光去看八師巴和晁蓋。
八師巴微笑道:“段皇爺有這個想法甚好。陛下可還記得本座跟你的約定?吐蕃若非還有防守之力,估計也會步大理後塵。”
晁蓋大笑道:“俺覺得這個辦法好,總司令和陛下不要猶豫了。而且不但段皇爺,晁蓋也正有此意。”
第九卷 兵臨城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 分兵五路
小李白一愣:“哦,晁天王有什麼打算?”
晁蓋笑道:“我梁山替天行道,就是不滿大宋朝廷,但我等並無自立朝廷之意。天下若有好朝廷,梁山自當尊奉新主。我梁山兄弟認為,大古即將立國,正是我等追隨之好朝廷,梁山軍願舉目前所擁之地入大古,共建上古治世。”
我們不禁倒抽一口涼氣。我吃驚道:“晁天王此舉驚天動地,嚇著我們了。”
晁蓋大笑:“天下者,有道者居之。梁山之地,除梁山外,都是義勇軍奮勇殺敵得到的,今日我等歸入大古,也算物歸原主,只要陛下能夠善待我等,梁山人無所求矣。”
冬之野再次沉吟道:“目前形勢,義勇軍入大理還能說得過去,本就不是大宋之地,隨便我們怎麼佔。如果一下子接受梁山之地,豈不是直接跟大宋叫板。”
晁蓋笑道:“丞相不必擔心,趕走倭寇之前,我等暫不入大古,便不會惹宋庭不高興了。而且我等目前正有請求大古代為調停梁山與朝廷關係之意。待抗倭大事定時,我等再合兵一處,共同夾攻宋庭,正式接管九鼎,整頓貪官汙吏,發展民生,不讓外寇輕侮。”
冬之野鼓掌道:“梁山好漢果然好計較,如此則大事可成。調停梁山與朝廷,我義勇軍責無旁貸。目前杭州戰事暫時膠著,此間事了,我等就為梁山軍赴汴梁,想來宋庭也不會在此時拒絕梁山軍的投誠。只有一條,梁山不能被宋庭收編了,必須保留舊地舊人舊軍隊,免得被各個擊破。”
晁蓋讚道:“丞相計較得好,跟我家吳用軍師不謀而合。吳用軍師有言,到時可跟宋庭約定,趕走倭寇之後河北滄州、大名、楚州、霸州、蒲州五府將歸還宋庭,而山東登州、萊州、膠州、徐州四府則留與梁山軍安置兄弟,山東四府依舊奉宋庭號令。”
冬之野點頭道:“這個提議甚好,既有誠意,又可保全梁山軍。而且軍師還有給宋庭讓路,將宋庭的兵禍引向別國之意,實在好計。”
晁蓋笑道:“軍師早知此計不能瞞過丞相,哈哈。”
卻聽段智興道:“如果陛下同意智興的提議,今日起便可派兵入金沙、黔中、夜郎等地,共同交接三地事務。”
我看向冬之野,只聽這個人精道:“現在可以分兵三路,一路回大古善後並安定青海,一路向大理接管三地,一路到宋庭為梁山和宋庭講和。陛下覺得怎麼樣?”
我又看向小李白,小李白點頭道:“丞相所言不差,不過我有個補充,不是分兵三路而是分兵五路。除了丞相所言三路之外,另外兩路為杭州總部一路,指揮謀士衝級一路。”
“好,”聽完兩人的安排,我開始調兵遣將起來,“這樣吧,第二路到大理就由小榮、帶刺的玫瑰、南丁格爾三人跟隨段皇爺過去,原因麼,以後再說。第三路到宋庭就由丞相、龐龍和無名無天三人跟著晁天王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