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孩子和董玉清一個輩份,閔夫人憐惜孫輩,怕他們睡得不夠,定下規矩,凡五歲才開始嚴格要求晨昏定省,其餘的小孩子可免去早間問安,寧可午後得閒再來與長輩相見。
於是明珠隨了哥嫂們,帶著侄子侄女們向端坐上位的父母親大人正式行了晨間禮,嫂嫂們更爭著接過丫頭們端上來的熱茶,敬奉公婆。
身著家居服的董宰相,含笑接過媳婦敬上的熱茶,舒舒服服地就喝起來,完完全全像個面容慈善的公公,哪有半點宰相威儀,但從董家兒子媳婦們屏聲靜氣、緊張拘謹的樣子,卻能看出平日裡他並不是個隨性的老人。
董宰相喝了一口茶,抬起頭來掃了一眼堂下的兒女媳婦、孫輩們,捋著鬍鬚略略點了點頭,開始詢問起董玉清和其餘年長些的男孫的功課來,閔夫人此時便示意媳婦們可以過花廳去看著僕婦們準備早餐,明珠待要跟著嫂嫂們一起走開,卻被大哥董明志伸手輕輕攬住了肩膊,明珠抬頭看了大哥一眼,見他臉上微帶笑意看她,便不忙著走開,老老實實站在他身邊。
董宰相早看見大兒子和女兒的小動作,朝他們揮了揮手,董明志拉了明珠,帶著弟弟們就離開了起居室,順著曲廊往花廳去,一路上故意和明珠東拉西扯地說著話,等弟弟們先他們走遠了,這才從懷裡掏出一樣物件來,交到明珠手裡。
卻是一支精巧短小的玉笛,只有小拇指那麼粗,通體碧綠,晶瑩剔透,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
董明志說道:“妹妹一直想要支好一些的短笛,大哥哥前兩月託了一位北邊的故友,好歹弄到這個,可合你意?”
明珠也不懂這支玉笛算不算好一些的,只有驚喜地說道:“大哥哥,這真是稀世之寶呢,你那故友怎就肯給了我?”
董明志臉上笑意深深,輕拍了一下明珠的頭:“你天資聰明,也不能這樣成了精去,一眼就看出這是個稀世之寶!這玉笛可是崑崙山中孕育了千萬年的綿玉所制,最難得是尋見它時就是這麼長短粗細的一整枝玉石,並未經過多的刀斧痕跡,這玉笛也並非近代製成,相傳原是上古高士所有,妹妹手握這笛子,可覺有特別之處?”
明珠用心撫摸玉笛,說道:“溫潤輕軟,十分適手。好奇怪,彷彿這玉笛本來就是屬於我的,毫無初見生分之感!”
明志呵呵笑道:“故友說此玉笛有靈性,若遇不願託付之人,必冰冷刺骨,或混沌粗糙,持之毫無感覺,大哥哥方才拿在手中就如同一般石條,顯見這玉笛是願意相隨妹妹的,大哥哥倒是替你尋對了。”
兩人說著話已走進花廳,明珠在明志暗示下,將玉笛收進袖籠,又朝明志福了一福,說聲謝謝大哥哥,便微笑著,走到嫂嫂們中間,等著父母親大人來了方能入桌坐下吃早飯。
董宰相和閔夫人帶了孫兒孫女們到來之後,老老少少的分了兩桌子,明珠被召到董宰相和閔夫人身邊坐下,董玉清坐在她下手,董宰相在自己吃早飯之前,先拿了一個金黃色的餅子遞到明珠手上,再拿一個遞給董玉清,笑咪咪地看著他們咬了餅子,自己才開吃起來,至此可看出,在董府,明珠是最受寵愛的女孩,而董玉清作為長孫,是第二個受寵的。
正文 第七章 絕念想
早飯過後,一家人又再聚到前堂用茶,董家父子同朝為官,想是往日多在外邊相見,在家裡卻是難得聚得這麼齊整的,因而今日也就在一處多坐了會兒,閒聊些無關乎官場的話題,婆媳們相陪在旁,靜靜地傾聽,時不時女人們也自己討論些瑣事。
明珠撫摸著袖籠裡的小短笛,越發感到它的玲瓏可愛,柔潤粘手,想到大哥講的有靈性一說,心裡癢癢的,老想跑出去,找個沒人的地方吹弄一番,看看這玉笛到底是什麼樣的音質,有什麼奇妙之處。她前世是不會吹笛子的,但董明珠會啊,董明珠是個侍弄樂器的天才,她魂兒走了,卻把那些天才記憶留下。
趁了個空子,明珠到底跑了出來,卻四處尋不見雪兒,便自個在閔夫人的宜珍園裡轉了轉,瞧見西北角處有個荷花池,池內粉荷碧葉,顏色清麗,池邊一堆玲瓏白石假山,倚著個奇巧的小亭,心想就那個小亭吧,到哪裡去吹吹笛子玩。
剛步出曲廊,還未近得假山石邊,隱約聽見人聲,明珠耳朵靈敏,一聽之下就分辨出像是雪兒的聲音,忙躡手躡腳地靠近假山,透過一個小石孔望過去,這一望之下,卻把她氣了個面紅耳赤——她屢次警告的夏雪雲,竟然不改狐媚性子,這會子正拉扯著她二哥哥董明政的手,一雙桃花眼猛對著他放電。董明政一手握著雪兒的手,一手就往她臂上摸去,俊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