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1/4 頁)
雲舒哪管他到底娶哪家女子,反正她把主意送到,其他的就靠劉爽自己去執行了。這年代雖不能倡導自由戀愛,但至少,讓他在有限的範圍內選個心儀並對自己有利的妻子吧。
談話間,已經到了城門。
劉爽下了車,叮囑她們注意安全,下午早些回城,就回王府準備祭祀事宜。
待劉爽走了,劉陵嘆氣說道:“我怕十六哥不如曹家勢大,行起事來,未必能如願。”
劉爽想讓曹媛跟他八字不合,曹家肯定是希望兩人八字相宜,算八字的人究竟要怎麼說,就看他們各自怎麼動作了。
雲舒也知道不容易,便說:“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和解決,我們都是局外人,幫了他這一次,下次怎麼辦呢?”
若他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就算這次婚事如了他的意,徐王后也能在其他地方找機會遏制他。
劉陵深知這個道理,贊同的點了點頭。
車窗外春色明媚,在朝陽的照耀下,更是動人。
兩人就把話題轉開,說到寒食節。
雲舒好奇的問道:“翁主難道不用參加祭祀嗎?怎麼不等清明過後再來?”
“祭祀之事,有父王和王弟就行了。”劉陵似是有些心煩,每每說起淮南國的事,總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雲舒猜測劉陵身邊必定是發生什麼事了,但她不說,雲舒也就不當面追問,轉而問起今天的食盒裡準備了些什麼東西……
邾城城外有一座丘山,當地人稱作“望夫山”,因為山頂有塊巨大的望夫石而得名。
望夫山的春景極美,杜鵑花、石斛蘭都開的正豔。
馬車行至山腳不能前行,劉陵和雲舒就步行走了一段,劉陵體力不行,爬不動山,眾人就找了一片向陽山坡的草坪,鋪上桌布和桌案,歇了下來。
太陽逐漸高升,外出踏青的人越來越多,有平民百姓,更多的是官宦士族。
劉陵的侍衛遠遠的在路邊攔了,不準閒雜人等靠近,但不多會兒,就有一個青年過來求見。
聞聲,劉陵和雲舒都看了過去。
“咦,是他?”雲舒驚歎了一聲。
劉陵不認識那邊跟侍衛說話的藍靛衣男子,“你認識的人?”
雲舒轉頭對劉陵說:“算不得認識,前天跟太子一起在晚宴上見過,聽說名字叫做王仲然。”
說話間,侍衛已經帶著王仲然走了過來。
王仲然對劉陵施禮,說:“在下衡山長史之子王仲然,與幾位朋友久聞翁主盛名,聽聞淮南翁主在此遊玩,特來邀請翁主和雲姑娘同遊。”
原來他是衡山過長史的兒子,難怪能跟劉爽玩到一起。
劉陵點點頭,說:“既然都是來踏青的,多些人也熱鬧。我們過去吧?”
她下意識的在問雲舒,但這一句問話卻驚的王仲然迅速看了雲舒一眼,他沒料到雲舒這麼得劉陵看重,連翁主的決定都要詢問她的意見。
雲舒自然不會敗壞興致,主動收拾食盒,跟王仲然一起過去。
王仲然和朋友們因為對地形熟悉,佔了望夫山中的一座石亭,就在雲舒剛剛所在之地的山坡後面。
石亭中坐了三男兩女,加上王仲然、劉陵和雲舒,就是四男四女,把一個小亭子擠得滿滿當當。
‘
正文 212、寒食(下)
212、寒食(下)
【上午更新的是補昨天的,這一章是十一號的。】
跟王仲然一起踏青的男女,有的是他王氏的兄妹,有的是邾城官宦人家的兒女。雖說都是有身份的公子小姐,但是跟劉陵這個翁主一比,身份就差了許多,因此見到她都十分恭敬。
雲舒在劉陵身後看著眾人給劉陵讓座,心中卻覺得狐疑。這些人似乎都是第一次見到劉陵,那又是怎麼知道劉陵在這裡踏青的呢?
思考之際,王仲然指著一位美貌卻羞澀的女子說:“翁主,這是舍妹,王心然。”
那女子怯怯的站起,對著劉陵福了一福,問好道:“久仰翁主大名,今日能夠結識,是心然的榮幸。”
劉陵在外名聲不好,也不知這王小姐聽的是哪方面的“大名”。
但云舒看王心然說的十分真摯而天真,似是對劉陵十分仰慕一般。
劉陵淡淡笑了笑,自嘲說道:“我落得諢名在外,王小姐不聽也罷,聽了反倒不好。”
王心然連忙緊張的搖手說:“翁主美名遠播,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