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不過問。
“老太太……”柳若娟抬起頭,膝行向前,就要說話。
柳大太太在柳若娟進門來的那一剎那,就已經變了臉色。柳大奶奶的臉色也頓時黑了。婆媳兩個飛快地交換了一個眼色,柳大太太就忙站起身,與柳大奶奶快步走到柳若娟身前,並似乎無意地擋住了柳老太太的視線。
柳大奶奶就俯下身扶柳若娟。柳若娟跪著不肯起。柳大奶奶朝門口看去,就見她打發了看住柳若娟的兩個心腹小丫頭已經隨後走了進來,正又無奈又害怕地看著她。柳大奶奶忙向兩個小丫頭使眼色。兩個小丫頭就過來,幫著柳大奶奶一起,才勉強將柳若娟從地上扯了起來。
柳大太太面沉似水,向柳若娟伸出手。
柳若娟抬起頭,與柳大太太對視,立刻打了個哆嗦,又垂下了頭。
“你這丫頭,今天怎麼這麼不懂事!”柳大太太卻又換了一副笑臉,從袖中取出一塊帕子,在柳若娟的嘴邊慢慢地擦拭,“娘知道你受了委屈,現在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歷來懂事,別讓娘為難,惹老太太生氣。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事情,都回去說。娘必定為你做主!”
柳若娟張嘴,似乎是想要說話。柳大太太的拿著手帕,卻正巧握住了她的嘴。
柳大太太就給柳大奶奶使眼色。
“二丫頭不大舒坦。這裡不用你伺候了。你帶著人,先送二丫頭回家,順便安置安置。我隨後就來。”柳大太太向柳大奶奶吩咐道。
柳大奶奶立刻會意,和兩個丫頭一起,快步將柳若娟攙扶了出去。
從柳若娟進門。到被柳大奶奶攙扶出去,不過是片刻的工夫。柳若姒在一邊瞧著,也不由得不佩服柳大太太的決斷。同時,柳若姒也有些唏噓。有句話說的是關心則亂,那麼反過來,遇到這樣的事情,柳大太太能如此冷血、決斷,柳大太太對柳若娟的關心。能有多少。
她們可是親生的母女啊。柳大太太對柳若娟尚且如此,對待別人又會怎樣!
屋子裡,除了柳若姒是知道內情的,別人都沒反應過來。
“是怎麼了,看二丫頭那樣子,怪可憐見兒的,是受了什麼委屈?”柳老太太沒有攔著柳大奶奶,見柳若娟被帶走了。才問道。
“小孩子家,能有什麼事。還是身子不大舒坦,我讓大奶奶送她先回去。”柳大太太輕描淡寫地回應柳老太太。
“哦。”柳老太太也沒多問。只是囑咐了柳大太太一句,“孩子們也都漸漸地大了,你做母親的精心些。”
“是。”柳大太太忙就應了,一面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柳三太太與柳大太太不對付,因此對柳大太太以及長房的一舉一動,就格外的關注。臉上就露出疑惑的神色來。她坐在下邊,比柳老太太看的更加清楚,柳若娟方才的樣子,可不像只是身子不舒坦的。
“三丫頭,是出了什麼事?”柳三太太就壓低了聲音問柳若姒。
柳若姒左右看了看,現在並不是說話的場合,就搖頭。
柳三太太就不問了,但是眼中疑惑的神色絲毫不減。、
一會的工夫,柳玉江、柳玉湘、柳玉海、柳玉淮、柳玉汶、馮建璋幾個就都過來,給柳老太太行禮,說是那邊已經聽完了高僧講經,並在佛前敬獻了供奉,問柳老太太還有什麼別的吩咐。
柳老太太畢竟是上了年歲的人,出來了半日,就有些倦了,聽說功德圓滿,也就點了點頭。
“時辰不早了,那就回去吧。”柳老太太就吩咐道。
柳玉江等人忙就出去安排車馬,大家陪同著柳老太太起身從靜室出來,到寺門各自坐了車,一同回家來。回去的路上,果然十分擁擠,等回到柳府,已經是晌午時分了。
“……預備了素齋,你們誰陪著我一起吃了吧。”柳老太太就留眾人一起吃飯。
柳三太太先就行禮。
“老太太賜飯,原不該辭的。只是剛進門的時候,有小廝來稟報,三爺打發了人回來要東西,說是十分要緊。媳婦不敢耽擱,給老太太請了安,就要回去安置。”
“那你就去吧。”柳老太太聽說是柳三老爺的正事,就點了頭。
柳三太太帶走了柳玉湘,留下了柳若姍和柳玉淮,一轉頭,又將柳玉淮也帶走了,只留下柳若姍。
柳大太太也上前行禮,說了個緣由,先告辭了。柳玉江、馮建璋、柳玉海也都跟著走了。
“老太太……”最為奇怪的是柳若媛,竟然也不肯留下來吃飯,在柳老太太跟前撒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