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 頁)
一縷月華,偶吸一抹淡香,魂魄便可分出一縷,賦予草木、塵埃、月華、淡香以“我”,草木、塵埃、月華、淡香從此有知有識,亦可入輪迴,再世為人,只是這一世,它們不是“張三”,也不是“李四”,而是那個修士的“我”。
所以,輪迴後,這個修士就可以同時是“趙五”、“鄭六”、“王七”、“錢八”等等,若這些五六七八今生無緣,仍是一介凡人,自然又會重歸草木、塵埃、月華、淡香;若今生有緣,得修大道,身死之後,再入輪迴,卻又不知會因而成為多少個九、十、十一、十二等。
諸如此推,每一個“我”,同時也會是“你”、“你們”或者“他”、“他們”,無窮無盡,生生不息。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與“道”,極其相似,但“我”只是“我”而不是“道”,因為“道”可知而“我”不可知。
於是,問題又來了,“我”,究竟是誰?這世間一定存在一個最初的“我”,那個“我”,才是真正的“我”。
這個問題沒有辦法往前推,就算無天魔君深諳因果道,頂多也只能看穿十世因果,他若能將世間從古至今的因果全部看透,找到最初的那個“我”,那他就不是無天魔君,而是自身成為天道。
但是,這個問題可以終結在今生,終結的辦法就是一個,斬我。斬去前世那些“趙五、鄭六、王七、錢八”等等,自然就斷掉了前世所有的“我”,從今生起,我就是我,我叫蘇仙童,那麼蘇仙童就是我,我叫尹天人,那麼尹天人也就是我。
“我”只有一個,獨一無二,斬我之後,“我”就是那個最初的“我”,以後所有的“我”,都將從現在的這個“我”而來。
從某個方面來說,斬我即可得道,因為最初的“我”,與道幾乎完全相同。
玉清仙君沒讓蘇仙童斬斷因果,但她更狠更絕,直接讓蘇仙童斬掉曾經的“我”,蘇仙童前世的“我”,是葛歡,也許還有別的什麼人,但那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葛歡。斬掉了葛歡,哪裡還有什麼因果;斬掉了葛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