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能揪個鬼影子出來!哈哈哈!〃 說著站起了身轉向甬道口。
便在三人轉身的一剎那間,突見得耿大哥右拳如閃電般擊出,分打三人腦後。那三人本已是醉得不得了了,又如何防得了自己人的偷襲,各自悶哼一聲,軟軟地倒了下來,文、司馬二人眼見奇變突起,更是心驚,不知這耿大哥到底是什麼路數。但聽得那耿大哥道:〃 二位請現身吧!〃 二人對視一眼,均知無須再避,只得自刑具架後轉了出來。那人道:〃 二位是來救文丞相的麼?請隨我來!〃 兩人對望一眼,不知該不該相信這人的話,但聽得他道:〃 時機緊迫,耿林也沒有時間多解釋了,既然大家都是宋人,又何須互相猜疑呢?〃 說著徑自奔入了大牢深處。
司馬中原正思量該不該跟上去,聽得文履良道:〃 事已至此,我們也無暇想那麼多了,走吧!〃司馬中原心下一定,向耿林追了過去。
〃 轟隆〃 一聲,一個驚雷在天際爆響,文天祥心中一震,不由自主的坐起身來。隨後慢慢地走到西首牆壁旁,仰頭望去,透過那牆壁上的小天窗,但見一條閃電如金蛇般在空中狂舞不已,歷久猶存。接著豆大的雨點灑落下來,更有些許雨點被寒風一刮,飄進了囚室。一滴雨點正好落在他那蒼老的臉龐上,文天祥突感心中猛地湧起一股豪情,心下立時變得煩燥不安,當下燃起了囚室中的油燈。
昏黃的燈火明滅不定,將文天祥的影子投在牆壁之上,那牆壁之上,卻正好有一篇自己刻上的《過零丁洋》,文天祥看著壁上的詩,不由自主的朗聲呤哦起來:〃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口中念著這首詩,心中的熱血猛地沸騰起來,渾然忘記了身處濁臭不堪的囚室內,他彷彿又回到了〃 夜夜夢伊呂〃 的少年時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萬丈的狀元郎,又在上書直諫、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灑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 啪啦〃 窗外又是一道金箭撕裂長空,隨之是一陣轟然巨響,這一聲驚雷竟似把整個天地都震得搖動了起來。文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地動搖起來,腦中靈光一閃,攤開紙墨,提起筆,懸腕直書:〃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寫罷這四句,他駐筆片刻,凝神思索。他想到自幼熟讀的前朝英烈:春秋的齊太史、晉董狐,戰國的張良,漢代的蘇武,三國的嚴顏、管寧、諸葛亮,晉代的嵇紹、祖逖,唐代的張巡、顏杲卿、段秀實,他覺得天地間的天氣正是充塞、洋溢在這十二位先賢的身上,並由他們的行為而光照日月。又一道閃電在空中劃過,瞬間將土牢照得如同白晝,文天祥秉筆書下:〃〃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一串霹靂在天空炸響,風吹得燈光不住搖曳,文天祥的身影被投射到牆壁上,幻化成各種高大的形狀,他繼續俯身狂書:〃 是氣所磅薄,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室外,突至的雨點開始鞭抽大地。室內,天祥前額也可見汗淋如雨。然而他顧不得擦拭,只是一個勁地筆走龍蛇。強風自囚室頂的天窗灌將進來,散亂了他的頭髮,鼓盪起他的衣衫,將案上的詩稿吹得滿屋飄飛,他兀自目運神光,渾然不覺。天地間的正氣、先賢們的正氣彷彿已經流轉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關關節節!
啊啊,古今的無窮雄文寶典,在這兒都要黯然失色。這不是尋常詩文,這是中華民族的慷慨呼嘯。'奇‘書‘網‘整。理提。供'民族精魂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常常要推出一些人來為社會立言。有時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 哀民生之多艱〃 ,有時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氣歌》。歌之臨空,則化為虹霓;歌之墜地,則凝作金石。五嶽千山因了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這支歌,而益顯其明;前朝仁人因了這支歌,而大放光彩;後代志士因了這支歌,而脊樑愈挺。
〃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寫完最後四句,文天祥擲筆長嘯。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夾雜著摧枯拉朽的電閃雷鳴,天空大地似乎將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動,身形儼如一尊山嶽!
〃??〃地一聲,將凝立不動的文天祥驚醒過來,抬頭一望,但見兩名漢子已開啟囚室的門,鑽了進來。文天祥冷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