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4 頁)
亂區域性水流一般。
對微觀層面的掌控,即使有些經驗,也只是到了將泥沙混為水泥,這樣的真元罡氣在低武世界確實夠強大了,但比起臻至原子等級的微觀掌控,緻密到金剛石級別的真氣凝聚,相差不能以毫裡計。
所謂破碎虛空境界,沒有提升武者對自身真氣的計算力到覺察微觀的程度,只是把從水流內部操作變成了外部干涉,由水中魚的奮力遊動變為岸上之人用手攪動流水。
破碎了虛空,只是從魚變為了人,對水流法則的干涉力度,卻不意味著變強了。
正如此刻君莫問對遠方戰場的望氣偵測,也不過是宏觀大概。
從遠方自平面方向觀察,兩軍的排列是大大的正方形,如閱兵式一
般的嚴謹排列,衝鋒前森然宏偉的軍隊氣勢,能讓觀者真實感受到古代戰爭驚心動魄的視覺衝擊力。
可你若到了那戰場上方,俯視下瞰,就會發現自己被眼睛視野的侷限欺騙了。
那裡根本沒有嚴整的方陣,精密寬敞的列隊,只是嘈雜地擠在一起
的農民,甚至可以看到有些人正緩慢而不易被人發覺的後退著,似是預備了兵敗第一時間開始逃跑。逃命的路途中,一秒的差距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這樣的軍陣,甚至不及現代電影臨時招收的臨時演員,他們排兵佈陣的專業。
歷史中記載的吳王“如火如荼”的軍事演習,那樣的精兵良將,已早不現於如今的時代。
數百年的戰亂,早已將天下萬民的元氣榨乾榨淨,真正的精兵總是最先死的,逃兵活下來的卻更多一點。
勇者死得快,並非他們不懂戰術,只會死衝,而是戰爭太頻繁了!將軍難免陣上亡,越是拼命,就越接近死亡,機率統計而言,死的亦是更快。
亦因為久戰死安,否則秦國雖強,又如何將不同文化的六國盡數統一。
士兵,上馬為兵,下馬種地,所謂的屯兵制看著戰鬥和種田兩不誤。其實屯兵制更注重的是種田,對於戰鬥力的要求,冷血的將軍們並不在意。戰場是最鍛鍊人的,幾場大戰之後,或下來的就都是老兵了,縱使比不上職業戰兵,人數氣勢上亦有可觀之處。至於死了的,亂世人命如蟻,誰管他,誰在意。
這燕趙之軍的決戰的戰場上。
北風凜冽,大地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