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一連六天,畢玉麟有“辟穀丹”療飢,果然不但不覺得飢餓,而且精神倍增,專心一致的勤練不懈,總算把“洞元記內篇”上所載的六式武功,悉數學會。
這是第七天的清晨,畢玉麟把學會的武功反覆深練了一遍,自己覺得進境極快,總算不負對屋老人的期望,心中也喜不自勝。但一想到對屋老人為了好使自己和義弟孫燕兩人脫困,不惜震落銀針,自絕於雙龍堡石室,心頭又是一黯,他老人家對自己的恩德,真是吳天罔極,無可圖報。
可惜自己要天涯尋父,無法在這裡耽擱,無法練習“鴻鈞真氣”。
“啊!”畢玉麟想到這裡,忽然“啊”了一聲,暗想:“自己既然無法耽在這裡,何不把口訣背熟,將來找到父親之後,再慢慢的總習,豈不一樣?”
心念轉動,立即翻開首頁,把那篇“鴻鉤真訣”,一口氣唸了幾遍,雖然不明字義,卻已能朗朗背誦,再念了幾遍,已自牢牢記住,這就把“洞元記內篇”,依然放入石函,蓋了蓋子。
就在此時,忽然感到靈光一閃,一個念頭,從他心頭升起!
啊!他老人家要自己繼承天門一脈的衣缽,自己如今已是天門派第十四代的傳人了,天門一脈,累世只傳一人,他老人家既以道統相傳,自己就有責任追回本門秘笈,從雙龍堡主手上奪回“洞元記外篇”。
因為雙龍堡主在他老人家口裡,是一個為害武林的敗類,那麼自己豈能讓師門重寶落在匪人之手?
畢玉麟一念及此,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他倒並不是俱怕雙龍堡主的武功,他實在感覺到從現在開始,他已經擔負起了一肩重任,如果雙龍堡主仗以為惡,自己更有責任為武林除害。
但是自己這次背鄉離井,叩別老母,踏上江湖的初衷,原只為了找尋自己父親的下落啊!他翻身再次在石几前面,跪了下來,叩頭道:
“師傅,你老人家當時沒叫弟子拜師,但卻要弟子繼承本門第十四代的傳人,弟子一時愚魯,本應早就拜你老人家為師了。你老人家英靈有知,弟子現在就給你叩頭,弟子誓必收回師門秘復,同時也替你老人家復仇,只是你老人家容弟子天涯海角,找到家父之後,再上雙龍堡索書,即使技不如人,死在雙龍堡主手下,弟子也決不有負師恩。”
說著,又叩了幾個頭,才行站起。
這七天以來,他在石室中專心一致的練習武功,倒下也心無旁騖,此時一想到離開石室,出外尋父,登時又發起呆來。
外洞石門,業已關上,對屋老人,不,自己師傅當日只說過那個樞扭是外面開啟石門用的,如今身在室內,不知開啟之法,如何能夠出去。
他哪裡知道對屋老人告訴他的“入洞之時,腳下左三右二,取起石函、必須右三左二,一共十步”。其實正是開啟裡洞石門,關閉外洞石門的訣竅。
當時如果雙龍堡主不驟下毒手,按照壁上樞扭,畢王麟走完十步,外邊的石門,也會自動閻上。因為外面的石門和裡室石門在建造上就是相互為用,外面石門一關,裡面石門,就會自動開啟。
如果出洞呢?依然只要在外洞按照進時一樣,走上左三右二,和右三左二十步,外室石門,便會自開。
這一點,對屋老人雖沒和畢玉麟說,他推想畢玉麟必可領悟,同時也因為對屋老人沒有看到過“洞元記內篇”,在他想來,“外篇”最後一頁,既然載有開閉石門之法,“內篇”上一定也有記載,毋須自己詳說。
但他沒想到雙龍堡主會把樞扭毀去,如今即使畢玉麟領悟到十步走法,就是開閉石門的決竅,也已無法開啟了。
畢玉麟在兩間石室,仔細地搜尋了一遍,連類似樞扭的東西,也找不到一個,不禁暗暗焦的起來!
此時,敢情已是旁晚時光,從石室頂端,斜斜透下來的一絲天光,呈現了黯淡之色!“天光”!他驀地心中一動,想起雙龍堡主曾經說過:“這個天窗,也叫做‘一線天’,朝真洞到此已盡……”
朝真洞在北山南面極頂,那麼這“一線天”漏進天光之處,距離山項就不會太遠。
畢玉麟心頭升起一線希望,腳下不期而然往一絲天光下面走去,凝足目力,仔細打量了一陣。
只見這是石室頂端一條斜斜的細縫,離地少說也有八九丈高下,此時多看了一會,反而漸漸模糊,除了隱綽綽一絲白線,什麼也看不清楚。
當然此時石室中早已昏黑,外面光線,也弱了許多,這一絲天光,只有白天才透得進光亮,除非等到明天再說。但畢玉麟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