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道:“有埋伏,退出山谷!”
此時卻哪裡還走的了,但聽的身後一陣轟隆隆巨響,滾木壘石滾滾而下,瞬間斷了他們的後路。同時,兩邊山上喊殺聲陣陣,滾石,磊木,箭弩紛紛而下,蒙古兵將頓時死傷連連。虧得忽必烈身邊有薩班叔侄保護,再加上週圍眾將拼命護佑,忽必烈才能安然無事。
此時後路被斷,忽必烈等人往前方衝去。來到了巨石山木處,有的下馬開始搬開石塊,有身手矯捷,急於逃命的便直接往上爬去。情勢危急,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於是薩班一手拍開飛來的流矢,一手攜著忽必烈,一縱身,腳下連點巨石,幾個起落已然翻過障礙,八思巴也隨後到了身旁,不多時,身後便有數十人眾人翻越過來。
然而噩夢遠遠沒有結束,薩班等剛要鬆口氣,但見谷口處密密麻麻閃出數百人,虎視眈眈擋住了他們去路。為首的正是郭靖、黃蓉、黃藥師,身後便是君寶、明見等英豪。
見的眼前的情景,忽必烈面現絕望之色,看著四周青山,一陣慘笑,暗道,這裡便是我的埋骨之地麼!
------------
先這樣吧,明天再放他。
華山論劍後,本卷將完。
炫ǔмDтχт。сοм書網
第二十一章 華山行 乃知世間多妄人
更新時間:2009…7…31 15:52:04 字數:3167
身陷絕地,忽必烈已然心如死灰,看了看身後跟隨自己多年的手下,悽然一笑,伸手止住準備上前拼死一戰的手下。
他一步步走上前,然後在郭靖等人身前丈外站定,伸手將自己身上的佩戴的金刀取下,棄在身前。
慷慨悲涼道:“我是大蒙古王子忽必烈,如今我願以自己身死來換取身後眾人的姓名!”
他身後的數十名眾蒙古將士頓時淚如雨下,大叫,誓與大王共存亡!
此情此景,令君寶等英雄看後,都是感動不已,儘管是敵人,卻也都是熱血義氣的男兒。
卻說郭靖此時盯著地上的金刀,看著一臉決然的忽必烈,忽然想起了幼年一起長大,結拜為安達的拖雷,忽必烈很有幾分他的影子。想起了當年成吉思汗賜給自己金刀的情景,如今他們都已經隨風而去,化為抔土了。
郭靖上前幾步,嘆聲道:“你是安達拖累的孩子吧!聽說你爹爹已經去世良久了!”
忽必烈看著眼前這個魁梧的老人,霎時已知道了他的身份,恭聲道:“叔父已經知道了。父親生前一直很懷念和叔父在一起的日子,姑姑也是常常念起你。”
這裡的姑姑自然是指華箏了。
郭靖嘆息道:“世事變遷,往日故人已逝,當年拖雷安達與我有大恩,今日卻要……”停頓片刻,郭靖忽然道,“此次你若能返回大漠,你當如何?”
忽必烈眼中閃過一道神采,漫聲道:“侄兒此次回蒙古,若是有幸得到大汗之位,定然約束部眾,不敢再犯中原。”片刻,又補充道,“至少叔父在一日,我忽必烈在一日,此誓言永遠有效!”
郭靖沉默片刻,看著他們只剩下的數十騎殘兵敗將,嘆息一聲,罷了罷了,不知今日此舉是對是錯!
一揮手,眾英雄閃開一條道路,忽必烈大喜,躬身朝郭靖施大禮道:“叔父此恩,侄兒永生不忘!後會有期!”
然後帶領一眾手下匆匆而去。
卻說忽必烈回到蒙古之後,與兄弟阿里不哥爭大汗之位,兄弟各率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忽必烈也終其一生,約束部眾,不復有侵宋之舉。
------------
望著忽必烈等人漸行漸遠,君寶眾人心中輕鬆之餘,竟有說不出的惆悵與空虛。
且不提宋家兄弟如何指揮弟兄打掃戰場。當晚,眾英雄與蘇白石的大江盟匯合一處,同慶勝利。
漢水之畔,篝火處處,與天上繁星爭輝;笑聲連連,共流水清風應和。
眾人各自圍坐一團,暢談近日輝煌。這邊郭靖,黃蓉,黃老邪,周伯通,楊過,蘇白石父子等坐在一處,相談甚歡。眾人共讚道,蘇盟主雄才大略,漢江奇謀,幾令蒙軍全軍覆沒!。
蘇白石得意之餘,連連謙稱過獎。
少頃,郭靖道:“可惜荊山谷,我念及當年情誼,一念之仁,釋放了蒙古王子忽必烈,此舉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蘇白石道:“郭大俠俠義無雙,天下誰人不知。此次放了那蒙古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