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來來回回又拆了五十多招,勝負未分,刀到是換了三柄。
這時楊影楓、空難等人也率軍趕來西直門援救,瓦剌軍腹背受敵漸感不支,無奈被明軍夾擊,衝了好幾次也沒衝出來。鄧茂七不敢戀戰,與石亨又拆了十來招便退了下來,石亨緊追不放,道:“鄧茂七,打不過便逃,算什麼好漢?”鄧茂七回頭叫道:“老子不和你打了,老子要回去了。”石亨眼見鄧茂七將騎馬奔走,恐追趕不上,操起單刀向鄧茂七背心擲了出去。鄧茂七回身將飛刀擋下,率軍與明軍激鬥良久,死傷過半,這才衝了出來退至城外大營處。于謙收兵之後,王二虎第一件事便是尋程信算帳,嚇得程信東躲西藏,後來還是于謙與江楠從中調和才算了事。
瓦剌退兵之後于謙又派小股兵馬每日夜襲瓦剌大營,以疲憊敵軍。瓦剌軍此番攻城損失慘重,又經明軍每夜侵擾,人困馬乏,一時也無力返攻,只得又退回至蘆溝橋。
第91章
一連幾日瓦剌人再不攻城,只駐在營地按兵不動。于謙探知朱祁鎮尚未離去,命石亨等半夜出兵襲擊瓦剌大營。瓦剌大營連日來已是疲憊不堪,又加上石亨突襲不備,也先大為驚恐,挾持朱祁鎮向西逃去。
其後陳杰又率軍追至易州,斬殺萬餘敵眾,石亨追至固發也是大獲全勝。楊影楓一路一直追出城外百餘里方才與敵兵相遇,遠遠望去,敵兵人頭攢攢如螞蟻一般,差不多有一萬餘人馬,楊影楓手下所帶兵馬不過只有八百餘騎,哪曾想卻遇到了瓦剌大隊人馬,敵眾我寡,兵士們免不得有些懼色。李建英見狀,悄聲道:“楊公子我們中伏了。”楊影楓道:“李老爺子,你帶百餘人回去搬救兵,我先在這兒抵擋一陣。”以不到一千人馬與對方萬餘人馬交戰,便是廉頗再生;料他也是無此本領。李建英駭道:“你要和他們交戰?”楊影楓道:“總不能跑回去,現在我們離京城少說也有一百多里地,如果一再退避,待到人疲馬乏那可就想逃也逃不了。”
李建英道:“老夫與公子同戰。”楊影楓道:“老爺子,你有把握破敵?”初時他只道楊影楓是無情劍客張思羽之徒,始終對他心存芥蒂,雖說楊影機上次助少林禦敵,想來只是一時興起而已,否則以他師徒二人平日裡的作為不去報仇已是很好,斷不會真心相助少林,前些天眾人為救他險些喪生瓦剌人之手,他不敢恩反倒將眾人數落一凡,他便更認為楊影楓其人不可深交,這時聽楊影楓竟要自己先行回去,留他一人對付萬餘名瓦剌兵,這才真正明白楊影楓並非他先前所想那般。朗聲說道:“大丈夫死則死矣,豈能貪生怕死?公子既不願逃去,我又怎能拋下公子獨自離去,江湖傳言公子正邪不分,行事詭異,初時老夫只道以令師為人教出來的徒弟想來也是邪惡之人,竟信以為真,此時想來卻是慚愧的緊。”這番話說的頗為真誠,楊影楓聽了不禁為之一動,說道:“李老爺子,你是個英雄,可你不怕死我怕,你要與我同戰,那誰去搬救兵。與其惡戰一場到不如就站在這兒讓他們殺死,那樣還能省點力氣。”
李建英道:“那便由公子去搬救兵,我來抵擋韃子。”楊影楓心想:“這老頭子真是不要命,我打不過可以跑,你在這萬餘人之中東砍西砍能跑得了?”說道:“李老爺子,你是真不要命?到時候逃命的時候可不會管你。”李建英道:“公子不必擔心,我活了幾十年業已活夠,就看他瓦剌韃子有沒有本事來取我這副吃飯家伙。”楊影楓道:“好,既然老爺子有必死之心,那咱們就與他們拼一拼,生死卻只能聽天由命。”李建英聽他這般說來像是有機會脫身,問道:“少俠可有辦法?”
楊影楓跟隨張思羽多年,張思羽不負楊靜所託負將自己畢生所學盡數傳與楊影楓,除劍法與其它武功之外還曾傳他一些奇門陣法,其中便有當年全真七子所創之北斗大陣與東邪黃藥師所創的二十八星宿大陣。北斗大了雖是了得,但卻要有數十人才能發動,北斗大陣是以數個天罡北斗陣組合而成,只一個天罡北斗陣便需七人方可發動,且這七人還必須深通陣法緊要,平日裡便多有配合練習方可,再者天罡北斗陣只是用來與武林高手相搏卻是難以用來軍中殺敵。
二十八星宿陣卻是不然,其年黃藥師便曾用此陣與蒙古大軍交鋒,只要幾名主將識得五行八卦,自已再將陣法緊要告訴幾人便可。當下便與李建英商議與軍中找幾個武功較高且懂五行八卦之人,楊影楓將陣法變化詳加解釋,中央黃陵五炁屬土,自己率中央二百餘人衝殺敵陣,南方丹陵三炁屬火上應朱雀七宿,北方玄陵七炁屬水上應玄武七宿,東方青陵九炁屬木上應青龍七宿,西方屬金上應白虎七宿,分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