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的眼洞,張開的嘴巴,一些稀疏的髮絲散落於額頭,這樣一張臉,沒有面罩的清秀,但在它沒有脫水之前,它或許真如面罩般清秀也說不定?對於解答這個迷惑,惟有拜託法醫做頭骨復原,而這也是之後要解決的問題。
老解取文物的動作小心翼翼,就。像拿的是這世界上最珍貴的易碎品,尤其是織物,它們被捆綁在一起,層層疊積,要剝離它們需要耐心,將乾屍身上的織物都剝離,幾乎花費了一天的時間。與此同時,解晉等研究所的人員負責清理棺木內的物品,他們的程序較快,只需將棺木內的沙土清理,再將文物取出就行,這過程不同於對織物的剝離。清理完畢後,解晉清點了從棺木裡取出的文物數量,高達四十餘件,有好幾件銅鏡,有梳子,有漆盒,一些金玉佩飾、配刀等都極其精美。這樣的陪葬品,再加上棺木主人那一身華貴的服飾,頭戴的精緻飾品,完全可以斷定乾屍身份很高貴。
老解剝離最後一層夾衣,乾屍。的生理特徵顯示了其性別,雖然單從陪葬品上看,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老解將乾屍的織物都剝離後,用一塊白布蓋住幹。屍的身體,即使是出於考古目的剝離了乾屍的衣服,但仍需給予應有的尊重。
李弘戴上手套,走至乾屍身旁,他低頭去檢查干屍。的牙齒,老解見他做出這樣的動作,也沒阻攔,只是淡淡問:
“你覺得她是年輕還是老年?”
“只能猜下,應該很年輕,牙齒狀況不錯。”
李弘大膽做了推測。
“到時會做骨齡測試,當然,還有頭骨復原,這具幹。屍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古墓溝所出土的那一具女乾屍。”
老解將手套摘。掉,他的口吻很平淡,但並不表示他心裡沒有驚歎。
老解所說的古墓溝乾屍,特指於1980年所出土的一具至今三千多年的女性乾屍,這具女乾屍極其有名,無論是在考古界,還是非考古界,媒體也給予了它很多噱頭,比如什麼“樓蘭乾屍”、“美女乾屍”之類的。其實無需那麼多噱頭,這始終是件考古重大發現。
“沒有任何文字嗎?”
老楊問正在記錄文物的解晉。
“那幾件銅鏡上可能有漢字。”
解晉指向放於桌旁的銅鏡,有位研究員正在對這些銅鏡做清理工作。
“楊老,不是有木牘嗎?也沒有結果嗎?”
解晉問老楊。對“王陵”做清理時曾出土一件木牘,儲存極好,木牘上有古代西域文字。
“沒有,我很確定那是**的一部分。”
老楊看來有些失落。
“楊老,這墓規模這麼大,從這些東西上看,規格一定很高,肯定是王陵無疑了。”
翊棠很高興能旁觀這具乾屍文物的清理工作,心情十分興奮。
“有這個可能,應該說很有可能。你叫小朱是吧?”
老楊對翊棠的話表示贊同,還特意問了翊棠的名字,他記得這個略帶青澀的後生常跟在李弘身邊。
“是的。”
翊棠不好意思的抓了抓頭。
“小朱,你小子總是大膽猜想大膽求證,你說說這乾屍的身份是什麼?”
解晉一直覺得翊棠人很有趣,而且李弘與這人交情不錯,這人也不是平庸之輩。
“要是王陵的話,位於側室,可能是殉葬的嬪妃或是宮女吧?”
翊棠回答。
“是有這個可能。”
老解點了下頭。
其實這個想法不只翊棠有,在場的每個人都這麼猜想。
雖然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證明,位於LE方城的這座大墓確實就是“君王沉睡之地”——王陵,但這個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至於這LE方城具體是什麼功能,到現在也還沒有定論,最多隻知道時代早於位於它一旁的樓蘭古城。
關注了“王陵”出土文物的後續後,李弘與翊棠便決定離開烏魯木齊,返回家鄉,兩人對於今後的計劃也各不同。
在此交代下,李弘本身學歷是碩士(這傢伙跳過級),以他的情況他可以進老解所在的這間考古研究所,老解也問過李弘,李弘說要考慮下。倒不是他輕狂,而是他在考慮要不要再去進修,他日後的研究方向,也就是他老爹所從事的。
翊棠很鄙視李弘這個後門黨,他第一次知道大他兩歲的李弘兄弟居然已經是碩士,書有這麼讀的嘛。
翊棠是正常人類的本科生,而且以他的性情估計也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