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這事我父親跟我說過,還說王爺爺為此送了他好幾罐龍井茶。”
李弘聽王季淘提起,他也想。起他父親確實幹過這麼件趣事,便與王季濤都笑了。
“是啊,那時他一個人在英國,假期。常回這裡住,一住就是好些日子。後來回中國,工作忙了,就很少能過來。那時也還不清楚他具體在哪個地方工作,只知道是新疆,我記得那年年初還閒聊過,稱要帶你一起過來住幾天,誰能想到,竟沒能再見上一面。”
王季濤說至此,笑容帶著哀傷,。他比維漢還大上幾歲,但這麼個活蹦亂跳的的傢伙,竟然早已不在人間。
李弘看到了王季濤眼裡的哀傷,他顯得很沉寂,他。避過不去提及羅布泊,那地方給他和這位父親舊交留下的記憶都不美好。
“維漢以前一直在找株青銅樹,他跟你說過沒有?”
王季濤呷了口茶,平復了心情,起身朝書架走去。
“沒有。”
李弘跟上,見王季淘從書桌抽屜裡拿出一本檔案。夾,從資料夾裡取下一張紙片。
“這是流落於美國的古蜀青銅樹,你父親曾花了。不少心血找尋,但一直沒有進展。”
王季濤將紙片。遞給李弘,李弘接過,顯得有些困惑地問:
“古蜀青銅樹,據我所知,並沒有流失一株在國外。”
王季濤示意李弘看紙片,而當李弘仔細端詳過紙片後,果然震驚非常。
“你看出來了吧,這張照片早於一九八六年,實際拍攝年代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
王季濤話語平緩,雖然他說的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
“這不可能。”
李弘還處於驚訝中。
“根據維漢和曾文卿的調查,大致情況是這樣: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運往了美國,攜帶者是位傳教士,在中國所用的中文名是:丁德華。”
王季濤平緩陳述,這株青銅樹也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也曾為它奔波過。
聽到王季濤的介紹,李弘拿著紙片,回椅子上坐下,陷入沉思。
李弘對古蜀青銅器並無研究,但他知道第一株古蜀青銅樹出土於一九八六年,而現在,這個可靠的說法被更改了。
“這麼說,曾老先生也曾尋找過它?奇怪,為什麼外界竟無一點訊息”
李弘認識曾文卿,這人是考古界的泰斗,也曾是他父親的導師。
“不奇怪,這件事只有幾個人知道,到現在為止,還算是個秘密吧。”
王季濤微微一笑,悠然喝茶。
“這件文物極其珍貴,按說不可能隱匿這麼多年,一點訊息都沒有。”
李弘很瞭解一件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出土的古蜀青銅樹,其研究有多驚人,這簡直顛覆了一些人的觀念,重要的古蜀文物或許並不是由考古工作者發掘,而是盜賊盜掘,並流失於海外近一個世紀。
“維漢和我父親當初曾做過推測,認為這株青銅樹被運往美國時遭支解,它高達五米,且部分鎦金,不支解的話,很難偷運出中國,修復是是否做了焊接,並不清楚,不過它應該落入了不同收藏者手裡。”
王季濤也覺得有這個可能性,正是因此,這件文物應該是被化整為零,由此這麼多年的時光裡,一直沒有關於這株青銅樹流失海外的訊息。
“要是這麼說的話,可以試著尋找海外收藏家手裡的商周青銅器殘件。”
李弘聽了王季濤的話,立即有了想法。
“我留意了好幾年了,最近我一位波士頓的朋友跟我說,他知道一位叫約翰。舒爾曼的收藏家手裡有一件青銅器鳳鳥,很像青銅樹上的鳳鳥造型。”
李弘想到的,王季濤自然也想到了。
“有圖片嗎?”
李弘急忙問。
“有。”
王季濤走至書桌前,將電腦電腦裡的圖片調出。從圖片裡可見這件精美的青銅器,鳳鳥的塑造十分的靈動,風格神似三星堆一號青銅樹的神鳥,十分有趣的是這件鳳鳥身上有鎦金的痕跡。
“你覺得怎樣?”王季濤問李弘。
李弘目不轉睛的盯著圖片看,他對巴蜀青銅器或許不那麼瞭解,但李弘可以肯定這不是贗品。是不是贗品,見鑄造手法和工藝就知道了。
“可能性很大,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樹並沒有鎦金的痕跡。”
李弘顯得很激動,手指輕釦桌面。
“王伯伯,你那位朋友知道鳳鳥收藏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