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那樣一個古老的時空裡,一分為二,各自埋葬了其中一部分。
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了嗎?
如果讓張銘再做進一步猜想的話,張銘還會說:這是對恩愛的夫妻。
“兩墓離得太遠了,如果不是那兩片鐵鏡,根本聯絡不起來。”
彩華的聲音有些感傷,像這樣遠離家族墓葬,孤零零葬著,著實讓人感到憐憫。
“我有個疑問。”
翊棠見大家幾乎都這樣認為了,自己心裡卻有疑惑,急忙表態。
“那個。。。夫妻墓各葬半面鏡子,這個習俗。。。只有漢代漢人才有啊。”
翊棠怕被罵破壞氛圍,說得有些遲疑。
“你知道為什麼古滇人沒有葬具,後來卻有了呢?”
李弘反問。
“因為中原文化的影響嘛。”翊棠覺得李弘問這個問題太弱智了。
石寨山絕大多古墓沒有葬具,僅有極少量發現有使用簡陋棺板的痕跡。
“是的,因為中原文化的影響。”
李弘回道。
翊棠乖乖扒飯去,李弘這傢伙真是討厭。
關於遺骨化驗,其實文管所的人也很重視,他們擔心確實有汞物質的存在,存放這些文物,對看管人的健康也成問題。不過做重金屬化驗,只能拜託這行業的人來幫忙,人家有事耽擱不能馬上給你搞化驗,也只能等一等。
總之,在普查小組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晉城時,老楊打了電話過來。彩華與老楊交談了幾句,便將手機遞給了李弘。老楊對李弘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知道靖安東周墓嗎?
“知道,前年的考古重大發現。”
雖然老楊問得古怪,可李弘眉頭都沒擰下。
“這座大墓裡有部分人骨內有綠色的結晶體,一直沒弄清楚具體是什麼物質,更離奇的是東周的古墓,竟有腦組織保留下來,實在讓人驚愕非常。”
老楊說時,聲音平緩。
“這些我都知道,與‘套頭葬’的人骨有關嗎?”李弘詢問。
靖安東周墓身為考古從業這不可能不知道,實在太有名了,何況才是這兩年的事情,李弘很確定老楊不是特意跟他提這個件奇事的。
“是有關,但我想不明白。”
老楊在電話那頭,肯定在皺眉頭。
“‘套頭葬’遺骨裡有汞嗎?”
李弘問,他不指望老楊跟他解答靖安東周墓人骨裡為什麼有綠色的結晶體,這事搞了快兩年了,都還沒弄清楚,只會是個謎。
“有,但怎麼說呢,骨頭裡同樣有東西,我以為是汞,遼代一座古墓不是有具女性遺骨的骨頭裡也有汞嘛,但看了化驗單問過人才知道不全是。”
老楊回答,這正是他疑惑之處。
“還有其它什麼物質?”李弘問。
“有些晶體,不是黑不是綠,是白色的。李弘,其實化驗得出的唯一結論是水銀有,但主要是其他的東西。”
老楊自己也覺得奇怪,他沒接觸過這種情況,聽都沒聽過啊。
“那些晶體也不知道是什麼嗎?”
李弘很吃驚,有汞,可汞含量並不大。‘
“只說是。。。磷酸鐵鹽類的東西。”
老楊始終搞不明白,這是什麼東東。
李弘兄弟同樣也搞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東東,愣了好一會兒。
但李弘告訴老楊,其實在考古中發現的人骨裡有白色晶體,這不是第一例,以前也發現過,只是從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座古怪的“套頭葬”古墓,就像一個謎團,而這個謎團,只怕怎麼解也解不開了。
第二十章 愛在滇池蔚藍時
第二十章 愛在滇池蔚藍時
當普查小組難得獲得一天休假,在滇池畔踱步時,望著藍藍的天空和並不湛藍的池水,彩華說:不知道兩千年前的時空裡,滇池是什麼樣的?
“水很清澈,不含重金屬。”翊棠說。
這汙濁的池水讓翊棠感到難過,因為他沒能看到池水清澈時的情景,那時絕對有很多美味的金線魚遊蕩於其中。
“滇民勞作其上,水鳥翱翔。”
李弘能想象這樣的場景,並在腦中重現。
“或許某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滇王會帶著他美麗的妻子泛舟於池上。”
張銘的聯想最為美好,在他的聯想中,那位美麗的滇王妻子,梳著椎髻,插著髮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