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4/4 頁)
指示,中西醫兩條腿走路,西醫方面要儘快完成細菌培養,找出抗病毒的方法。
中醫方面也要研究病毒樣本,看有沒有什麼偏方能治癒這種病毒。
當然,柳洪去中醫並沒有抱多大的指望,他這樣安排。不過就是一貫的謹慎使然。
同時,柳洪還指示各小組要拓寬思路,廣邀名醫,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光榮傳統。
各個小組立馬就響應了指揮長的命令,一面安排現有的人員進行治療,研究,一面從江南,乃至周邊省市抽調各個領域的專家。
稍遲一點,古醫聯盟的名醫在十三處特勤人員的陪同下秘密到達了省醫院。
在對其中一名患者治療失敗後,古醫聯盟的人意識到了這種病毒的危險性。當場就找藉口離開了。
這樣一來,解決病情的重擔就徹底的落在了抗病毒醫學指揮部的身上。柳洪愁得眉頭都皺了起來。
張宇趕到省院的時候,正趕上三個小組落實指揮長的講話精神,瘋狂招人。
張宇本想盡快看看患者,誰知被警衛阻攔。
談雪蘭急忙給胡長豐打電話,系統提示暫時無法接通。
無奈之下,張宇和談雪蘭只好根據規定,提供了身份證明,被編入指揮部研究組的中醫課題組。
談雪蘭有點不忿,想去找指揮部高層表明身份,獲取高階許可權,卻被張宇制止了。
他的意思很明確,病毒兇猛,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還是低調一點,況且這件事情的背後到底有沒有瘟君門徒參與還不好說,一切還是小心為妙。
談雪蘭只好同意。
只是她沒想到的是,這個所謂的指揮部居然如此臃腫,就連她和張宇所在的中醫課題組下面,還細分了課題一組,課題二組,三組,四組,五組。
偏偏她和張宇還沒有分到一個小組。
張宇讓談雪蘭稍安勿躁,這樣分開行動也好,更能找出幕後的危機。
張宇所在的課題五組,目前有兩名成員,一位是省中醫院的副主任醫師,另一位就是張宇本人。
那位副主任醫師叫劉成,四十歲的樣子,帶著一副眼鏡,身材中等,蓄著一團小鬍子。
小組的研究室是酒店的客房臨時改建的,桌子上放置了一些培養器皿和分析儀器。
張宇進門後,劉成就一直在顯微鏡下一邊觀察,一邊書寫著什麼,絲毫不理會張宇的到來。
幾分鐘後,他偶然抬頭看到了張宇的到來,不過還是什麼都沒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