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圖,就會被黑白子招呼,幾次下來,他只好在艙簾縫裡流口水了。
無聊的日子繼續著,大河兩岸的風光也在繼續,城市、小鎮、淺灘、荒野,慢慢地,船隊駛入了丘陵區。柳朝語他們漸漸習慣了船上的寂寞生活,加上一路無事,柳朝語的自由在卓月的支援下,多多少少得到了部分解放,他可以出艙觀看兩岸的水流情況,詢問船夥計河水的季節性變化,以及沿途的岸堤壩防情況,當然,順便找人打探一下兩岸農作物的收成,也成為柳朝語每到一處必作的功課。
這時的柳朝語才有一點太子形象,處理政務對他來說,還算信手拈來。看著柳朝語記錄下來的一組組資料,和精心繪製出的兩岸水利圖,金湘玉不得不佩服柳朝語的知識水準和理政的能力,在為鄴國人能有這樣一個好太子而欣慰的時候,她想起金陵和她的一番談話,金陵猜測的某些事如果是真的……想到這些,金湘玉心中對某些事也猶豫起來。
正文 第1第七章 真假難辨(1)
第七章真假難辨
經過近半個月的行使,柳朝語他們一行已經離開了淩水河,駛入韋河段。韋河段在江北韋河郡內,是連線南北船運的畢竟之路,往北走過了韋河段,就是泰河流域了,距離泰山也就近了。與清秀的淩水河段不一樣,韋河河段的水流湍急了許多,河面也廣袤了許多,兩岸剛剛插種了秋粟,眺望河岸兩邊,碧綠的粟杆迎風起伏,倒也算風景無限了。
韋河郡境內有一個銀龍縣,此處有一處風景秀麗的銀龍山,銀龍山雖然叫山,卻並不高,也不險峻,只是比較長,綿延數十里,幾乎覆蓋了整個縣城。韋河就從山下蜿蜒而過,山水相依了數十里後,韋河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突然闖入銀龍山中,似一把白刃將銀龍山的尾巴劈為兩半,山形成魚尾狀開了一個大叉,當地人戲稱此風景為龍頭魚尾。
銀龍魚尾段也是韋河河段中最窄的部分了,寬度僅僅兩條貨船並排而已,加之河水下面有不少礁石,河道狹窄,水流較為湍急,故行船到了此處,無不放緩速度,一一銜尾,緩緩順流滑過。
雖是河道略顯險峻,河兩岸的風景卻是極美。水汽的豐沛和山體擋住了北來的寒風,沿河岸向山上看去,樹木蒼翠,野花搖曳,山石平滑,裸露在外的岩石極少,放眼望去,蒼松翠柳將山體幾乎完全遮住,一片青翠之色。
站在河心的船上,抬頭眺望山頂,在這些青翠之色中,左右各有一處明黃色十分顯眼,那是兩座觀景亭。銀龍上是出名的風景秀美之處,在北方廣袤的平原大地上,此山的秀美格外出名,特別是魚尾之處,風光最好,每年都吸引著大量遊客觀光玩耍,帶動了銀龍縣的發展。這東西兩頭的兩座觀景亭自是為登山的遊人準備的踏腳之處。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咳,好吧,我承認這兩句是胡謅,銀龍山既不是高山峻嶺,江南總舵的運輸船也和輕舟扯不上邊,兩岸猿聲是沒有,可時不時從山巒處飛起一些翠鳥,鶯叫幾聲後又一頭扎進了樹木中,也算啼不住之聲了,青山倒映在綠水中,好一幅美景如畫了。
柳朝語坐在甲板上,手裡捧著清茶,仰頭觀賞兩岸的青山,心中感慨不已。看一會兒青山倒影,他回頭對注目江水的金湘玉笑道:“在這裡看青山真是美景無限,若是站在山上看水中,也真有船在江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柳朝語被兩邊的山景所吸引,根本沒注意到金湘玉她們十分異常的表情和舉動。與柳朝語的愜意不同,自從駛入這段河道,金湘玉一改往日的慵懶隨意,神情戒備地注視著河水,手中緊緊捏著數枚棋子;四個侍女也不似平日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而是分別站在船的兩邊,略帶緊張地仔細察看河岸的情況。
聽了柳朝語的感慨,金湘玉微微冷笑:“青山綠水自然美,點綴一些紅色也應該別有一番滋味。”
柳朝語愣了一下,仔細察看山上的植被,看了好一會兒,他搖頭了:“湘玉,似乎這山上沒有楓葉,現在又不是春天,紅色的花葉都沒有。不過你說的也對,若是在那兩個山亭周圍植上一圈楓樹,黃亭紅葉楓晚霜的美景就出來了。若有兩三知己,俯瞰江水,潑墨揮畫,吟詩賦對,琴瑟笛簫……實乃人生一樂。”
他在這裡搖頭晃腦地發表感慨,金湘玉的神情卻越發凝重起來,她俯下身子,手伸入河水中輕輕划了一會兒,起身後,臉上閃過一絲殺氣。取過一盒圍棋子,她放鬆了神情,衝船頭划船的夥計揚聲道:“打旗語告訴你們舵主,扯上風順流。”
夥計的神情一呆,不解地看向金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