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遊行的人群集中向卡皮託山山腳下,趙弄潮乘坐的肩輿順著人流前進,速度不快,可也沒受阻攔。途中有不少平民認出了他,喊著他的名字向他致敬,市民們都知道他是位有智慧的人,而且是羅馬的朋友,歡呼著給他讓路。趙弄潮步行登上卡皮託山,元老院會議的地址改了在朱庇特神殿,這是羅馬的習俗,表示今次會議的性質非同尋常。
沿途沒有看見其他元老,他們可能已經到了。侍者引領趙弄潮進入神殿,隨從們只能留在神殿外等待,趙弄潮回頭看了眼隨身保護他的廷達魯斯,神殿衛兵站在門外,可當他第二次回頭時,廷達魯斯已經不見了,趙弄潮不露聲色地微微一笑。他是神殿衛兵,在神殿裡有什麼地方不能讓他進入的?現在一定躲進密室偷聽元老院會議去了。
推開會議廳的大門,會議已經開始了,他只是旁聽者,沒有必要等他到達,趙弄潮對著發現他進入房間的元老露出禮貌的微笑,在旁聽的座位上坐下。
瓦羅執政官剛剛演講完畢,在元老院的演說風格與在廣場上對人民大眾的演說是完全不同的,瓦羅執政官恢復了修辭學家要求的嚴謹語法,其中不少用詞讓趙弄潮這樣的拉丁語初學者難以明白。元老們回饋了熱烈掌聲。
鮑魯斯執政官已經身著戎裝,這位執政官曾在三年前領兵攻打過伊利里亞,而他也在同年出任過執政官一職,這次是他第二次擔任執政官,作為一名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將領,此次決戰由他指揮元老院是放心的。趙弄潮來到古代前已做了充分準備,每一位會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將領他都做過了解,相比鮑魯斯在伊利里亞的勝利,他更感興趣的是執政官的那位一小時洗劫七座城鎮,將馬其頓併入羅馬版圖的英勇兒子,以及摧毀迦太基的孫子,但是算年代,他的這位兒子現在年紀還小,至於孫子就更別提了。
浮想中趙弄潮發覺元老們已經站起來,趙弄潮結束幻想,跟著元老們聚向掛著巨大地圖的石牆,兩位執政官站在人群最裡面。
“迦太基人目前在這兒!”鮑魯斯執政官指著地圖上的盧塞里亞說,“他們會繼續向南,為了獲得來自迦太基的援助和尋找同盟者,他們只能向南靠近。富饒的城邦可以為他們提供補給,並且與搖擺不定的西西里、希臘、馬其頓比較接近,這些投機主義者也有可能因此而加入戰爭,為我們帶來苦惱……”
“所以我們才更應該儘快消失漢尼拔!”瓦羅執政官搶著發言了,“我們的軍隊將經過波微安,向東南方行軍。連同我們的盟友,軍隊數量至少達到八萬人,而漢尼拔最多隻有四萬人可供他驅使,勝利女神站在我們這邊。”
“那麼我們將在哪兒與漢尼拔決戰?”有元老問。
這個問題瓦羅執政官答不上來,他只想著決戰,什麼時候能與漢尼拔碰上,就什麼時候與他打,沒考慮過地點。鮑魯斯執政官接過瓦羅的語塞說:“這場戰鬥是迦太基人入侵義大利後規模最大的戰役,它的結果關係著羅馬的未來,因此除了軍隊還將有各類非戰鬥的隨行人員,包括今天參與會議的諸位,神殿的祭司和女祭司,保民官及民間團體代表,以及相應的隨從和奴隸隊伍。根據我們與敵人的行軍速度預測,我們與迦太基人將會在這裡相遇!”
鮑魯斯執政官的手指利落地落上地圖,所有人均看向他所指出的那個點。趙弄潮的眼裡放出興奮的光彩,那個地方不大,一個小村莊,名字叫坎尼。
……
“快點,我們必須跟上!知道嗎?我們已經掉隊了!”王玉婷催促手下們快些行動,她扼住韁繩,戰馬已經迫不急待地想要離開這兒了。
巴克爾帶領幾個人匆匆將最後幾袋麵粉扔上馬車,跨上自己的坐騎,一隊人立刻離開村莊,因為附近的羅馬軍隊或同盟軍隨時會趕來,如果遇上便糟糕了。逃離一段路程後,感覺安全的王玉婷清點人數時發現還是少了人,不由得懊惱地生悶氣,但她不可能返回尋找掉隊者,因為她自己也是個掉隊者了,現在她必須立刻追上前邊的大部隊,否則會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
最近行軍速度加快了,因此掉隊者也多了許多。聽說羅馬人集結了大批軍隊,可能想拼命,王玉婷經歷了幾場勝仗,膽子也大了,發覺羅馬人並沒有傳聞中的厲害,不管有多少羅馬人,就讓他們來吧!她不怕羅馬人,怕掉隊,人生地不熟,離開大隊人馬英雄也會變狗熊。
“喂——”王玉婷高聲歡呼,因為她看到了軍隊的末端,總算追上了,加快速度與軍隊匯合。
“我回來了!”她躍馬衝入了行軍隊伍,從隨身包袱裡掏出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