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慕容慎正背光而立,雪色錦袍,墨色玉帶,臉上帶著與他聲音一樣溫潤的笑,手裡還提著一個小小的酒罈子,讓人如沐春風。
他見凌孟祈轉過了身來,便衝凌孟祈晃了晃手裡的酒罈子,笑道:“怎麼樣,凌千戶可願意賞臉?”
凌孟祈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對三皇子感觀極佳,自然不會不給他這個面子,道:“如今的孟州,便是花上百兩銀子,也未必能吃到一杯二十年的梨花白,臣恭敬不如從命。”
三皇子遂揚聲叫來自己的貼身長隨,令其去取了兩個杯子來,身為皇子要讓人準備幾個下酒菜饒以現下孟州受災的情況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但三皇子自來便是個省事兒的,也不欲難為底下的人,只令長隨找了一盤香酥花生來,與以花生下酒,與凌孟祈在院子裡的石凳上坐下,對酌起來。
一時酒過三杯,二人也漸漸開啟了話匣子,三皇子因笑問凌孟祈道:“方才看凌千戶對月遙寄思念之情,莫不是在思念家鄉的親人,再不然就是在思念凌千戶的……心上人?”
這些日子聽說他過陣子便要收到京城的來信,總是厚厚的一封,每次收到信之後,自來在人前不苟言笑,一副生人勿進樣子的他便會變得平和許多,三皇子就是用膝蓋想,都能猜到那信必定是他心上人寫來的,畢竟英雄難過美人關嘛。
凌孟祈道:“三皇子叫臣孟祈就好,實不相瞞三皇子,臣的確是在思念臣的心上人,本以為能趕回京與她一道過中秋的,卻沒想到滯留在了這裡,連帶臣與她定親的日子也要往後順延,臣心裡對她頗覺歉疚,惟有對月遙寄思念了。”
三皇子聞言,歉然道:“說來都怪本王,若不是本王執意要留下幫著賑災,如今你已與心上人團聚,一起在賞月了,要不明日你便回京去罷,本王身邊另有護衛,料想也不會出什麼事。”
凌孟祈忙道:“三皇子言重了,保護三皇子是臣職責所在,不敢有違聖命,況三皇子也是心繫孟萬二州數十萬黎民百姓,為此甚至連婚期都一推再推,相形之下,臣只是未能及時趕回去與心上人見面而已,實在不值一提。”
說著,想起陸明萱以往來信時,曾說過她與未來的三皇子妃偶然相識繼而交好之事,並一再的誇未來的三皇子妃實在是個值得一交之人,不由在心裡暗想,以三皇子的人品氣度,倒是配得上萱妹妹的好姐妹了,自己回頭與她寫信時,與她說說此事,也好讓她放心。
三皇子嘆道:“說不上心繫孟萬二州數十萬黎民百姓百姓,本王也沒你說的那麼好,只是一路上瞧著遍地狼藉,百姓一個個兒都面黃肌瘦,路邊的野狗甚至啃食死人的屍體,心中實在難受,覺得不留下來與大家一起度過這個難關,一輩子都難以心安罷了。”
嘆完忽然發狠道:“說來說去,都怪江南官場的人全是一丘之貉,良心都被狗吃了,若不是他們將用於河道防務的銀子貪墨了大半,又何至於有今日之災?本王此番回京以後,必要回明瞭父皇,讓父皇嚴懲劉準等人,還此番無辜受災的百姓們一個交代!”
這個話題凌孟祈不好發表意見也不打算發表意見,便只是道:“如此便真是孟萬兩州,乃至整個江南所有黎民百姓的福氣了。”心裡對三皇子的感觀卻又好了幾分,甚至模糊閃過一個念頭,若將來三皇子能最後上位,大周的萬千黎民百姓就真是有福了!
過完中秋以後,陸明麗的婚期也日漸臨近了,好在府裡嫁庶女自有定例,陸大奶奶又是個能幹的,把一應事宜都打點得井井有條,倒也不必陸老夫人與陸大夫人多操心。
不過陸明麗的婚事不必陸老夫人多操心,卻並不代表老人家就沒有別的事可操心了,頭一件要操心的便是陸明珠的婚事,陸明珠都已滿了十六歲開了年便十七歲了,本來以前因著福慧長公主說的那些混賬話,陸老夫人是不打算再管這事兒的,想著以後是好是歹,都是你們母女自己的事,要怪也只能怪你們自己,與旁人何干?
可現在看來,陸老夫人不管是萬萬不行的了,若再任福慧長公主縱容和陸明珠自己作下去,將來她就真別想嫁人了,不但毀了她自己的後半輩子,連帶定國公府的名聲也要受損,是以連日來陸老夫人也不管別的,只叫了官媒上門,令其儘快為陸明珠尋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事成之後,她重重有賞。
又問陸大夫人她孃家親戚裡可有合適的人選,若有的話,請她回去幫忙探探口風,事成之後,她與老國公爺並長公主都記她的情云云。
陸大夫人是真不想管福慧長公主和陸明珠的破事兒,事實上,她巴不得陸明珠一輩子都嫁不出去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