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4 頁)
,我們倒先元氣大傷,總有一日,本宮要將那狠心短命的與賤人母子一起碎屍萬段,讓他們永世不得超生!”
吩咐完高嬤嬤,又在心裡安慰了自己無數遍,這個結果本就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如今不過只是噩夢成真而已,沒什麼大不了了,橫豎他們壓根兒沒想過能不流一滴血就達到目的,真沒什麼大不了的,——心裡方又好過了一些。
只究竟還是意難平,接下來的幾日裡,不知道在心裡罵了多少次老天爺不開眼。
也許是老天爺被罵得太多,實在受不了,終於還是顯靈了一次,就在行人司奉皇上之命擬好了立寧王為太子的聖旨,只等送到內閣去眾位閣老看過,便送到掌璽太監那裡蓋上大印昭告天下之際,一個壞訊息傳來:泰山地動了!
自上古至今,這天下哪年不發生幾次大小地動的,所以地動之於京城的人們來說,雖不至於司空見慣,卻也算不得什麼罕事了。
然而此番地動的卻不是別的地方,而是泰山,自來都是歷朝歷代皇帝封禪的地方,如今這般重要的地方地動了,難道是老天爺覺得這天下有什麼不公的事,所以發怒了?
皇上雖自以唯我獨尊,到底還是不能真什麼都不顧忌,不然立太子之事也不會鬧騰這麼久才勉強算是塵埃落定了,如今見老天爺發了怒,總要算一算到底是應在哪裡不是?
遂即刻叫了欽天監的人來,令其卜一卦看老天爺到底是因何發怒。
欽天監的人鼓搗半日,最後得出了一個讓皇上與支援寧王的人都十分不高興,卻讓一應不想寧王當太子的人喜聞樂見的結果:泰山之所以此時地動,乃是應在皇上堅持立寧王為儲之事上,換句話說,寧王並不是老天爺認定的真命天子!
☆、第四十三回 皆大歡喜
泰山地動,欽天監奉旨卜卦的結果卻是應在寧王為儲之事上,說句不好聽的,亦即寧王並不是老天爺認定的真命天子!
對這樣的結果,皇上自然十二分不滿意,以“子不語怪力亂神”,怒斥欽天監正使一派胡言亂語,危言聳聽,要將後者革職流放。
欽天監正使也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只不過他昔年沒個門路,又不諳做官之道,這才會蹉跎到了半百之年,仍只是五品的閒官兒罷了,骨子裡讀書人的骨氣與傲氣卻還在,見自己費心卜卦一場卻落得如此下場,他又沒有胡言亂語,全是按卦象在說話,皇上總不能因卦象未按自己的心意來,便把罪名都怪到他頭上罷,他何其無辜?
當下將脖子一梗,想著反正已經落得被革職流放的下場,再壞也不過就是個死字兒了,自己生前未能恪盡進士本分,立朝理政為民請命,如今若能以死相諫使得皇上收回立寧王為儲的成命,也算是死得其所,指不定還能名揚千古,豈不比被革職流放後偷生強上一百倍?
遂也硬氣起來:“臣只以卦象說話,何來胡言亂語危言聳聽之說?皇上著臣卜問泰山地動到底因何緣故,難道不是為了洞悉天意,提前防患於未然嗎?若皇上只想聽中聽之言,而不欲理會逆耳忠言,又何必著臣問卦,只不理會上蒼之意便是,請恕臣不能口服心服!”
欽天監正使這話說得皇上是越發的怒不可遏,卻說得安國公等人是通體舒坦,比三伏天吃了冰鎮的西瓜還要暢快。
便有安國公的死忠趁勢站了出來,跪地啟奏:“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且欽天監素日卜卦從不出錯,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有了此人做出頭鳥,很快大殿之上便呼啦啦跪了一大群人,都是請皇上收回成命的。
連已經被唐首輔短短几日便忽然告老還鄉之事震懾得噤若寒蟬的內閣的幾位閣老都跪下了,包括寧王未來的老岳父,如今的內閣次輔張閣老,當然張閣老也許更多隻是為了避嫌,而不是真的就不想寧王做太子了,其他幾位閣老卻絕對是真心希望皇上至少暫時收回成命。
幾位閣老畢竟也是讀書人出身,自發蒙之日起,信奉的便是孔孟之道,講究個三綱五常,如今皇上明擺著有賢長不立,反執意要立次幼,他們心裡又豈會沒有幾分不贊同?
雖說這事兒也算得上是皇上的家事,可誰都知道“天子無家事”,若皇上執意要在上天都示警了寧王不宜為儲的情況下堅持立其為太子,誰知道事後朝廷內外乃至整個天下會生出什麼亂子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們實在不想眼睜睜看著皇上在一條路上走到黑,白損了前頭十幾年的英名,如今若能借助鬼神之說讓皇上回心轉意,倒也不失為幸事一樁。
惟有昌國公承恩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