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1/4 頁)
�睿�
這日陸中冕一回府便來榮泰居向老國公爺和陸老夫人請安,老國公爺見兒子滿臉的疲色,因說道:“瞧你累成這樣,莫不是今兒朝堂上又吵吵起來了?”
陸中冕無奈的點頭道:“可不是,不過所幸這樣的日子應該快到頭了。”
“哦?”老國公爺聞言,立刻坐直了身子,眼裡也變得銳利起來:“莫不是今兒有什麼大的轉機了?”
陸中冕正要說話,冷不防卻見張嬤嬤與陸明萱正一左一右眼觀鼻鼻觀心的侍立在陸老夫人身後,因看了二人一眼,老國公爺便吩咐二人:“你們都先退下罷,不叫不許進來!”
陸明萱雖滿心都想留下來,聽陸中冕後面到底會說什麼,老國公爺口中的‘大的轉機’又會是什麼,可老國公爺都已發了話,她再想留下也沒辦法,只得與張嬤嬤一道屈膝行了禮,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陸中冕這才將今日唐首輔致仕之事說了,末了咂舌道:“之前兒子便已知道皇上是鐵了心要立寧王了,卻仍沒想到皇上的態度會強硬至廝,連一國首輔都被他逼得這麼快致了仕,這下看還有誰敢鬧騰,大家也總算可以過幾日安生日子了。”
又嘆道:“也是唐大人自己治家不嚴,不然何至於被皇上逼到這份兒上?總算皇上還念著他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讓他風光告老,不至於晚節不保,不然就真是面子裡子都丟盡了!”
顯然皇上讓錦衣衛蒐羅唐首輔親眷族人罪名之事雖然隱秘,有自家隱秘訊息渠道的人譬如陸中冕依然知道。
老國公爺道:“別說唐大人都位極人臣了,就算尋常官員,誰家親眷族人還沒有仗勢做點什麼出格事兒的?皇上素日不計較,不代表不知道,只不過是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不想計較,也不屑計較罷了,一旦皇上認真計較起來,誰又能倖免?所以我才讓你擺明車馬的支援皇上立寧王呢,咱們家到底與徐家牽連太深,不一開始便把態度表明了,誰知道將來新帝登基以後,咱們家會是什麼光景?如此咱們家也不算墮了‘純臣’的名頭,咱們家從頭至尾都是按皇上的意思來行事的,不只是衝的寧王,與賀昭父子可大不相同!”
說句不好聽的,也是為將來一旦有什麼驚天鉅變留一條後路,雖然這樣的事目前看來可能性並不大,但不怕一萬就怕一萬,很多事情都是因為先有備才能後無患的。
陸明萱雖隨張嬤嬤一道出了陸老夫人的內室,心卻仍留在屋裡,抓心撓肺的想要知道陸中冕口中的‘所幸這樣的日子應該快到頭了’到底是什麼意思,——只希望不是她想的那個意思。
可希望歸希望,她心裡卻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覺得事情極有可能正朝她所最不希望看到的那個結果發展:寧王此番真要被立為太子了,屆時凌孟祈可該怎麼辦?
有皇上在一日,礙於羅貴妃,他還能勉強保住身家性命,一旦皇上駕崩,寧王以儲君身份登基做了皇帝,凌孟祈處境危矣,除非端王能在皇上駕崩以前便將寧王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再不然就是寧王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讓皇上不得不下旨廢了他改立端王;更甚者端王直接起兵造反!
可現在的情況明顯是三者都不可能,皇上有了所謂新寵反而更看重羅貴妃,二人的感情也在經歷過暴風雨之後,越發的牢固穩定了,要想讓皇上廢寧王立端王,除非羅貴妃先死去,寧王沒了最大的護身符。
那麼問題便又回到原點了,凌孟祈能活到今日,還能做到正四品同知,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承認,都得承認這與羅貴妃的存在有很大的關係,一旦羅貴妃死去,不用等端王取代寧王上位,指不定皇上與寧王已先要了凌孟祈的命。
而讓端王弒君殺父,則比讓皇上當下不立寧王反立他更不可能,強勢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後,尚且只敢將高祖李淵尊為太上皇“榮養”著,不是陸明萱看不起端王,覺得他一定不如唐太宗,實在是唐太宗至今也就一個而已!
陸明萱不由焦急的等待起天黑來,這些日子朝堂上立長和立賢兩派官員的互相攻訐凌孟祈都有跟進告訴她,如果今日朝堂上真出現了什麼大轉機,她相信他晚間一定會來找他。
讓陸明萱沒想到的是,不必等晚間凌孟祈來找他,她便已知道老國公爺口中所謂‘大的轉機’是什麼了,卻是陸老夫人告訴她的。
老國公爺與陸中冕說了一會兒話,眼見陸老夫人已然累了,遂叫了張嬤嬤與陸明萱進去服侍,他父子二人則去了老國公爺如今設在榮泰居的小書房繼續說話兒。
陸老夫人由著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