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明公正道!
至於梅家糾集的那點反叛軍,如何能跟江都趕來的慶王府軍隊相提並論?梅家找來的領兵之人,又如何跟歷經戰場熱血的高宸相比?浮屍百里、血流成河,江山乾坤一錘定音!
這一場仗,高宸贏得沒有絲毫懸念。
但帝位,卻並非眾人猜測那樣的,順利落在他的身上。
從前先帝在的時候,若是高宸過繼為皇儲,那麼自然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但眼下先帝已經死了,還要怎麼過繼?總不能過繼給一塊牌位吧。
這 還是其次,更要緊的是,――因為高宸猜到梅家有可能謀反,燕王可能舉事,就八百里加急送信到了江都,要求慶王府全軍出動支援!慶王和幕僚們商議的半 天,如果全軍都派去京城,江都可能就危險了。但如果派去的人不能佔有絕對優勢,那又不能保證一定贏,萬一輸了,就是妥妥的謀反罪名了。
思來想去,最後決還是決定全軍出動,不過慶王的人也一起隨軍跟上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高宸無法在進行過繼做皇儲,上頭還有父親,前面有嫡長兄,繼承皇位的第一順序,已經不是他了。
總不能他做了皇帝,再把父親給哥哥攆走吧?豈不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況且眼下新朝剛剛打下來,局面不穩,如果慶王府再四分五裂的話,難保不會有危險。所以,不論高宸本人有何意願,心裡怎麼想,都不可能那樣做的。
而慶王身邊的幕僚重臣們,也不願意,看到高宸繼位。試想,誰不願意跟著一語定江山的新皇,反而跟著無權的太上皇啊?至於大郡王,就算他本人之前沒有那樣的念頭,在唾手可得的皇權面前,也難說不會改變主意,更不用說他身邊的臣子們了。
最終的結果和眾人想得不同,似乎意外,但又是在情理之中。
在各種勢力權衡和糾葛下,慶王登基成了新一任皇帝,因為他以前封號是慶王,朝臣們為了和大行皇帝分開,私下便稱之為慶帝。
然後大郡王高敦受封皇太子,高宸被封為靖親王,並且享受雙王俸祿,高曦則追封為懷思王,高齊封為楚王,高璽年歲不足尚未受封,稱五皇子。而原先慶王府的女眷們,都跟著丈夫享受相等的皇室待遇。
比如仙蕙,現在就跟著高宸成為靖親王妃了。
――可她半分也高興起來。
有些東西,一旦戳破便是殘忍無比的真相。
高宸沒有逃回江都,沒有兵敗,而是一直潛伏在京城附近。有些陰謀,當時身在局中看不透徹,如今跳出來,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之前一切,不過都是高宸的厲害算計罷了。
先帝為了權衡各方勢力,久久不肯過繼皇嗣,梅家和燕王又步步緊逼,高宸再不一搏就只有等死了。所以,他謀劃了一場精妙叫絕的天大陰謀!
他明知道梅家和燕王有陰謀,只做不見,仍由梅貴人和燕王毒害先帝,讓他們落實謀反篡位的罪名!並且藉機剪除吳皇后,這樣以來,將來上面就不會一個太后壓著了。
再 然後,他讓人偷走了傳國玉璽,故意讓燕王懷疑自己知道訊息。甚至連燕王無恥好色的性子,都是算計其中,燕王來找自己之日,便是金葉殺死燕王的時機!至於梅 家的人暫時控制皇宮,有何用?禁衛軍大統領梁堅就是慶王府的人,他在關鍵時刻倒戈,開門放了高宸攻打進來,梅家的勝利頓時化作泡影!
多好的計策啊!如果不是自己身為其中棋子,也要為他喝彩一聲了。
“靖親王妃,好歹吃點東西吧?”玉籽膽怯的過來勸道。
仙蕙不言不語。
“王爺。”玉籽回頭,趕忙放下手中的碗盞,退了出去。
逆光中,高宸從外走了進來。
冬日天氣寒冷,他穿了一身寬大的深紫色針毫貂裘,被陽光映照的絢麗迷離,讓他俊美的臉龐光彩四射,氣勢迫人,透出雍容華貴的王者之氣。他的眼睛深而幽邃,彷彿是一望無底的萬丈深淵,若是多看一眼,就會整個人都被攝入進去。
這種氣勢足以讓任何人退避謙讓,但……,對仙蕙卻是無用。
高宸臉色凝重,修長的雙眉舒展不開,他坐了下來,“仙蕙,讓你受驚了。”說了夫妻分別之後的第一句話,再然後,便是沉默無聲。
仙蕙抬眸看向他,撥開迷霧,彷彿今天才看清楚丈夫真實的樣子。
高家的人都很俊美漂亮,他也不例外。
哪怕是他現在沉靜微冷的樣子,仍舊掩飾不住如劍般英挺的長眉,深邃的眉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