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夜裡,皇帝分別召見了九皇子與三皇子,討論了一番國家大事之後,皇帝玩著手上的鎮紙,裝作無意的問起兩位皇子對三公主可能要嫁給一塊墓碑的看法,三皇子聽到皇帝的問題,心中一顫,這個問題朝上議論紛紛,自己必須站準了隊才好,三皇子的外祖是守舊派的領頭人,於情於理都得站在三公主嫁的那一邊,他沉吟了一下,緩緩的說:“三妹妹是必然要嫁的,我大梁十年前與狼族爭鬥可以說是大勝,也可以說是慘勝,如今的大梁朝,要做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為了這一點小事而與不是敵人的羌族又幹起來。”
皇帝聽了這話,面上有些不明,這些到底他都知道,但是三公主是他放在心尖尖上的女兒。
“如果父皇心中有內疚,換一種方式補償給淑妃和十一皇帝就是了。”三皇子見皇帝面色不豫,又補了一句。
皇帝有些意興闌珊,揮了揮手,讓三皇子下去了。
九皇子聽到這個問題,心中一陣雀躍,四皇子失去登上大寶的機會之後,皇帝終於看到了自己,他沒有任何思考的急急跪下皇帝面前說:“求父皇憐惜三妹,收回三妹遠嫁羌族的成命,羌族的定親首領已死,大梁毀了婚約,羌族也挑不出理來的。”
皇帝聽九皇子如此說,一雙眼看著九皇子晦澀不明,“那如果羌族執意要明珊嫁給一塊墓碑呢?”
“那就打,兒子願意為大梁朝的尊嚴獻上自己的生命。”九皇子這話擲地有聲,讓皇帝不由得舒展了眉頭。
太子薨了,四皇子過繼了,皇帝急需要一個繼承人,十一皇子打小就善良天真,做不了狠事,不入皇帝的眼,但是三皇子和九皇子可是入了皇帝的眼,從今天的回答來看,對於大梁朝,三皇子會是個守成的繼承者,他可以為了皇權犧牲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九皇子不同,他的回答顯得很有膽識且愛護兄弟姐妹。況且,大梁朝在現任皇帝手中休養生息了這麼久,在下任皇帝手中是該亮亮爪子了。
皇帝聽完兩位皇子的回答,想著去淑妃那兒走走,對於三公主遠嫁這件事,他一直覺得對不起淑妃與三公主母女,心中內疚深了,反而不敢面對了,於是皇帝便很久沒有去探淑妃。
淑妃聽見皇帝來探自己,並沒有出自己的小佛堂,皇帝進了她的寢宮,只見點的蠟燭都很少,完全沒有了以往的熱鬧。
皇帝當然知道是什麼原因,淑妃是他真心喜歡的女子,他揮了揮手,要正要問淑妃解釋的宮人退下,也進了淑妃的小佛堂,淑妃一身清素,沒有了以往寵妃的大紅大綠的氣勢,她跪在小佛像前頗為虔誠,皇帝也跟著她跪下了。
淑妃感到身邊有人,往身邊一看,跪下的居然是皇帝,她急急地想站起來,卻被皇帝壓了下去,“身為父母,我們居然保不住自己的女兒,真是。。。”皇帝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聽到這話,榮寵六宮性子倔強的淑妃流抓住皇帝的手說,“明珊,她是臣妾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從一點點大到現在,臣妾付出了多少心血,連十一皇子也比不上,可是…”
皇帝沉聲道:“明珊又何嘗不是我的心肝呢?可是大梁朝需要她啊。”
淑妃並沒有為皇帝難得一見的溫情迷了眼,她知道皇帝心中早已打好了注意,就算是一塊墓碑,三公主也是要嫁過去的。
想著想著,淑妃不禁對皇帝起了怨懟的心思,如果不是他,她何苦進這六宮與人爭爭鬥鬥?如果不是他,她的女兒何苦要在花一般的年齡嫁給一塊墓碑,從此過著活死人一般的生活?
淑妃心下大亂,恨不得將皇帝推到,指著他大罵一場,在心下大亂之時,有人掀了簾子進了佛堂,沉聲說:“父皇、母親。”
來的不是別人,是十一皇子,淑妃聽見兒子的聲音,那紛亂的心緒好歹是定了下來,明珊是填了進去了,但是十一皇子明晏還在,她失去了一個女兒,不能再失去一個兒子。
淑妃縮回了抓著皇帝的手,垂著眼睛不說話,皇帝見淑妃如此,心下難過也不想久留,只是拍著十一皇子的肩說:“好好安撫你母親。”
十一皇子點頭稱是,完全沒有了當初見到皇帝就撒嬌的勁頭。
十一皇子走到淑妃面前,淑妃低著頭不說話,十一皇子握著淑妃的手想拉淑妃起來,卻不料手背上熱熱的,淑妃居然哭了。
淑妃盛寵六宮多年,孃家強硬,很少有人不長眼的去對付她,就算是偶有失寵的時候,淑妃都能挺直了身子傲然的笑道:“這算什麼,且看以後。”
可是這一局,淑妃怎麼也贏不回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