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就像以前農家的磨盤。
每個磨盤上,躺著一具女性的屍體,最為恐怖而又可氣的是,每個女性都是身懷六甲的孕婦。身體上還放著一個小腿粗細的木棍,兩腿間還有一個帶著臍帶的嬰兒。這些嬰兒全部是用棍子從母腹中壓出來的,這種用來懲罰不守婦道的女性的酷刑,在古代許多地域十分盛行。
計策
眾人這次變聰明瞭,沒有再進到裡面,只是在外圍檢查一下牆壁地面,看有沒有可疑的地方。早這座古墓的人似乎在墓門上沒有下多大的功夫,這座梭形體各層墓室的入口出口,基本都設在了墓室所圍的中間位置。
大夥兒沒有費多少力氣,就在第三座墓室前面的牆壁上,找到了出口。裡面仍然是一個圓形墓室,仍然有螺旋形樓梯通到梭形體的上方。
我估計著,再往上也就是十幾米的距離,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墓室了。記著整個小山的頂部都和外面的整個空間的頂部相連,難道透過這個梭形體,我們會到整個空間的頂部上面?和我猜想的差不多,底部水汽太大,不易結穴。
真沒想到這造墓人還真有辦法,如果把地宮建在整個空間的上面,這層頂部就相當於,我們平常蒸饅頭時放的龍布,當然這是最通俗的比喻。其實這樣的墓葬結構還有一個專業名字,叫蘊環疊壓結構。南北朝時期,北魏孝莊帝拓跋子攸的墓葬也是採用的這種結構。
果真不出我所料,眾人向上爬了三四層的高度,便到了整個梭形體的最頂端,上面是一個不足四平米的小圓室,高還不到一米五,小圓室的牆壁上又一個缺口,缺口是矩形的,長大約有一米,高也就六十公分吧!
缺口往裡不到一米就是牆壁,但令人奇怪的是裡面那個牆壁,同樣也是由複合金屬製成的,至少最外面是複合金屬的。我爬進去,用寶劍劃使勁劃了一下,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印痕。除了堅硬外,還有一種潤滑的感覺,就像劃在了玻璃上。
大夥又在墓室仔細檢視了一番,沒有發現任何出口,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整個梭形體真的沒有另一個出口了?
應該不會,應該不會!我口裡不斷的否定著,心裡卻已經由於起來,若果真的沒有,那只有再回去這一條路了,能走到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若想再原路退出梭形體,我相信,所有在場的人寧願耗掉所有的炸藥,生生炸開個出口,也不願走回頭路。
最後,沒有辦法,大夥還是決定用炸藥。文青山確實下了狠心,一下將五包炸藥放進了剛才缺口處,想一次爆破。
大夥兒一直往下下了三層,才讓上面的人點燃炸藥,只聽一聲振聾發聵的爆破聲,如雷貫耳,震得我腦子一陣發矇。一陣勁風裹挾著大量煙塵,從頭上三層的高度,順著螺旋階梯吹了下來。一個個全變成了泥人,滿面塵灰。
雖然,五包炸藥的威力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還是十分擔心,這威力能炸爛裡面的那層金屬嗎?
眾人待煙塵飄散後,剛要往上爬回去,突然整個梭形體猛的一震,又吱吱的轉了起來,大夥兒頂著強大的負向心力,終於又爬回了頂層。
這一上去,大夥兒就傻眼了,有缺口的這面石牆被炸下了一大塊,現在缺口已經有兩米多長,一米多寬了,可裡面的那堵銀白色的金屬牆卻是毫髮未損。
正當大夥兒絕望的時候,突然大黃在缺口處喊了起來:“哎!你們過來看看,裡面的牆壁在移動!”
我怕又被擋在外面,當先一個躥了過去。果然,裡面的牆壁正在往右移動,我一下明白了過來,原來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正是梭形體與外面山體,連線的位置,外面的那層金屬壁就相當於一個帽子,將梭形體的頂部扣住,以保證其能正常旋轉。
計策(2)
突然,缺口處一亮,剛看清是什麼,就又暗了下來。原來裡面的那層金屬壁上也有個缺口,正好和外層石壁上的這個缺口相吻合,就連大小都和原來的缺口差不多。
雖然沒看清外面是什麼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外面是一個很大的空間,整個空間都微微發白,可能有微弱的光透了進來。
可怎麼出去呢,現在梭形體還在旋轉,兩個缺口交匯的時間不過數秒鐘,根本過不去,稍微慢一下,可能就會被兩塊牆壁擠成兩段。
但要是等著梭形體停下來再過去,萬一兩個缺口沒轉到一起,不還等於個零嗎!
現在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兩個缺口轉到一塊兒時,把一根比較粗大堅硬的木樑或石條插進去,強制梭形體停下來。不過一想到,梭形體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