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頁)
子自南曕部洲回了大唐,知白廉已在殿中等他,連忙趕了過來。
“見過上人。”進了殿,小張太子朝面前盤坐在蒲團上的少年,請身道。
“你師傅喚你回去,所為何事?”白廉睜開眼睛,瞅向前者。
小張太子迎著白廉的目光,緊忙低下了頭,他總覺得白廉的視線中帶著一股審問的意味。
“師傅讓我將此物交予上人。”說著,小張太子上前將一個布囊交到白廉手上。
白廉將布囊開啟,卻見裡面裝有一卷經文,不知出自何處。
“此經乃我佛家三乘妙教中的地藏本願經,師傅讓我託於上人,望上人能去那地府走一趟。”小張太子恭敬道。
地藏本願經?…
白廉心神一動,眯著眼睛,沉默不語。
小張太子感覺到白廉的注視,內心明顯有些慌亂,呼吸急促,額頭上似有汗水流出,白廉給他的壓迫感太強了,他隱約感到白廉似乎知道些什麼。
“地府何事?”白廉將布囊收起,問著。
“家師言此經可補輪迴,望上人移駕地府,超度陰曹中的萬千鬼魂,守三界一份安寧。”
“超度之事,向來都是佛家在做,你師傅為何不自己行事?”
“師傅有言在先,上人與我佛有緣,身傳地藏舍利,此事上人去做,再合適不過。”
白廉心中一凜,想來那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早就知道他身負地藏傳承,就是難以揣測他師徒二人在打什麼鬼主意,見到小張太子後,他體內的警示魔蠢蠢欲動,愈發無法平靜。
沉吟片刻,白廉說著,“也罷,我與你師傅尚有一絲因果,便趁此了去吧。”
小張太子神情一喜,“上人洪福。”
第二天,白廉便帶著張良和小張太子來到了浩瀚冥土,只見無垠的疆域上,足有億萬鬼魂飄蕩,陰風靡靡,刺骨的寒意,連張良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三人在此停下,冥土之下便是陰曹所在,地府有真武大帝鎮守,以白廉現在的道行,還不宜和對方發生摩擦,當初真武一劍便險些要了他的命,一晃不過幾年,白廉仍就沒把握能贏了對方。
白廉將小張太子所託的布囊開啟,將經文拿出,隨即命張良二人左右護法,他則按著經文所寫,一字一句的唸了起來。
詠誦之聲在冥土迴盪不息,白廉背後隱有金光迸現,在那亮眼的光暈中,似端坐著一尊佛影,光佛無鼻無眼無耳,正是地藏本尊。
隨著白廉的誦讀,圍繞在他三人四周的鬼魂頓時化作縷縷嫋煙,不知飄往何處。所有的鬼魂都露出安詳的神態,在佛光的照耀下,漸漸消散在虛空當中。伴著萬千鬼魂被超度,原本沒有五官的地藏佛身,突然發生了變化。
便瞧那佛光中,地藏的面容驟起波瀾,宛若有一隻無形的畫筆在他的皮面上勾勒一樣,眉毛,眼睛,嘴巴等等,一一浮現。
如此異常,專心讀著經文的白廉,自然是不曉得,但一旁的小張太子卻血氣上湧,顯得十分激動。
白廉雖不懂佛法,但這超度一事,也只不過是詠讀佛經而已,不用施展法力,所以顯得十分輕鬆,不管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打的什麼主意,做完此事,白廉也算還了當初對方遣小張太子來保大唐的一份情義。
至此以後,他與對方再無瓜葛。
無比漆黑的冥土上空,懸浮著一團巨大的金光,像是一輪曜日一般,照耀著密密麻麻的鬼物,那金光正是自白廉周身迸射出來的……
半晌,當經文讀完後,冥土遊蕩的野鬼,足足少了十分之一左右。
金光斂去,白廉將經文交還給小張太子,“你回去告知你師傅,就言我與他之間因緣已盡,從此兩不相欠。”
(87book)“國師不愧是與我佛有緣之人,生得一副慈悲心腸。”猛的,遠方傳來一個淡笑的聲音。
(白廉眉頭一皺,轉首看去,觀有一僧者自千里外的陰冥緩步行來,身影幾個閃動,便已出現在了面前。
(書)正是小張太子的師傅,蠙城大聖國師王菩薩。
(87book)“哦?菩薩怎有空來此?…”白廉臉色有些冷淡。
小張太子見師傅出現,急忙退後,躲到了前者身旁,不敢再看白廉。
“貧僧來此,自是收回我佛家之物。”師王菩薩和善的笑著。
“早知道你師徒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想要地藏傳承,就看你有沒有那本事了…”白廉眯起眼睛,目露殺氣,一側的張良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