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第3/4 頁)
學會了元始金剛那種控制能量的方法,他能夠調動自己龐大的能量來改造物質,那效率比普通的煉器要高得多!所以,只需把從洛陽到鄭州方圓200公里的地方挖一個大坑,然後把土石運到太空中,再從太空中弄來更多的原料,劉雲就能以自己的力量製造這樣一個龐大建築,就像當初他在賽博坦星系製造“能源之星”一樣。
儘管造皇宮的工作不用那些剛剛學會工程機甲的普通人去做,剩下的只是挖大坑的工作罷了,就算如此,這工作也仍然不是普通人能完成的。因為要挖出來的土石相當於一座高山,如此龐大的工程量,當然不能指望用小小的機甲就能完成,必須使用一種大型的工程船——“飛龍工程船”。
從前,劉云為了製造鯤鵬浮動基地,而製造了“潛龍工程船”,現在有了反重力技術,劉雲就能製造出升級版、強化版的空中工程船,就是“飛龍工程船”。由於可以飛行,可以空中施工,因此使得工程效率極大提升。這一次,劉雲就不讓普通人去駕駛工程船了,畢竟這不是傻瓜操作,這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於是,劉雲從25億人之中挑出其中的科學家、研究員、工程師、博士,甚至是在讀研究生、本科生。劉雲把這些人選出來,讓他們來學習操作飛龍工程船,這樣不僅能夠人盡其才,而且能讓這些“知識分子”儘快熟悉星際時代的一些技術。將來,劉雲要培養自己的科研班底,或許就得從這批人裡挑選。
此時,劉雲正在其中一艘“飛龍工程船”上教那些“知識分子”學習工程船的駕駛和操作技術。由於現在整個地球經過大洗牌,所以這些人以前的身份很多都已經廢了,什麼院士、教授、博士,他們掌握的知識在劉雲面前什麼都不是,都需要重新學習,現在他們只能算是華夏帝國的“技術人員”而已,擁有一些常人不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不過,劉雲還是對他們保持相當的尊重。這時,劉雲正向他們解釋反重力技術:“老師們,同學們,現在你們乘坐的是‘飛龍工程船’,這艘船的總質量為5000萬噸,標準載貨量為2000萬噸,加上50%次元艙的載貨量2500萬噸,最終載貨量可達5500萬噸。但是,如此巨大的飛船如何能夠飛起來呢?這靠的就是反重力技術。反重力技術是所有星際文明都必須掌握的技術,沒有它,我們的巨型戰艦就沒法離開行星,艦隊的力量就會很弱小,這樣我們幾乎沒法攻佔別國的星球,非但如此,就連星際殖民也會變得很困難。
為什麼這樣說呢?很簡單,沒有反重力技術,就沒法把百億噸級的母艦送上太空,就連幾千萬噸級的‘小型’艦船都不行,這樣的話,如果要進攻敵人,那麼只能出動輕小的戰機或飛船,一次投送的兵力就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少,而攻擊時面對的卻是敵人的整顆行星,除非該行星上的文明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落後,否則都沒辦法打贏。另外,在星際殖民方面,飛船的大小決定了運載量,也決定了兩顆行星之間的物流、人流密度,如果運載量太小,又怎麼能在兩地之間自由運送物資呢?那樣運輸成本肯定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高昂,這樣的話星際殖民就沒法進行了。
既然反重力技術如此重要,那麼我現在就簡要介紹一下它的基本原理:完善的引力理論預言了反重力的存在,而引力子的發現,以及對引力子內部結構的研究,更是證明了人造反重力的可行性。目前認為,引力子是由兩個不同分數自旋的‘引力夸克’組成的,不同的自旋態組合,產生了正反兩種引力子。而怎樣才能改變引力夸克的自旋態,也就是改變引力荷呢?這就需要用到另一種奇異的粒子,這是一種類似‘引力催化劑’的粒子,叫做‘偏轉子’……”
劉雲逐步地向眾人解釋反重力理論,這些“知識分子”的知識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參差不齊,因此有的人恍然大悟,有的人則茫然不知。總的來說,那些剛剛邁入校門,基礎理論尚未紮實的學生們對此感到更多的困惑。到後來,劉雲開始解釋引力理論涉及到的各種公式,這時候困惑的人就更多了,就算是那些之前也做過引力波研究的大科學家,一時間也沒法推算這些公式。講到這裡,劉雲就適可而止了,再講吓去就太深入,科學家們倉促之間不可能理解,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消化。這時候,劉雲又適時地丟擲一塊大餡餅:“我們知道,宇宙的奧妙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瞭解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單單是星際時代的基礎技術:反重力技術、空間波技術和蟲洞技術就有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豐富的內容。因此,朕決定成立‘華夏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