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附近住了,都說是殺的人太多,冤魂索命啊!後來聽說是努爾哈赤知道這事後,把他手下的一個大將給斬了,埋在了那裡,說是收拾那些死鬼。後來又在上面修了這座廟,請了關二爺,這才鎮住這裡,不過你還別說,自打那以後還真就風平浪靜了,真假咱就不知道了。”
聽到這裡,我們三個都隱約的嗅到了一絲氣息,有努爾哈赤的地方,我們都不會輕易放過,而這九堂神屍廟,如果真像這老闆說的這樣,的確是有些詭異。
我趕忙讓柳葉掏出地圖,讓這老闆給指下大概的位置,那老闆看了半天地圖,才弄明白東南西北,估計也是以前很少看地圖的緣故,大牙比比劃劃說了半天,那老闆才搞明白地圖上我們的位置,又自己鼓搗了半天,最後用手敲打著一個地方,很肯定的告訴我們,他說的邊門和古廟的位置就在那裡。
我們三個伸脖子看了看,倒抽一口冷氣。
第二卷 葉赫詛咒 第七章 東方蜚蠊
那老闆指的地方不是別處,正好在我們這次要去探查的範圍之內,接近中心的位置。
憑著人骨地圖上粗略的標註,我們把目標區域圈成方圓三里地的一個大圈,本來打算打好持久戰,一點一點的排查,也正在犯愁不知如何下手呢,這老闆說的故事卻讓我們有了目標,位置也在我們這次預期的範圍之內,憑直覺,我們都覺得這個赫爾蘇邊門,還有那座九堂神屍廟大不簡單。
尤其聽到努爾哈赤在邊壕上炮製的“萬人坑”後,我心裡隱隱抓住了一絲線索,因為這種“萬人坑”在風水上的作用就是利用沖天的陰氣、死氣來剋制蓬勃的生機之氣,這種做法在秦漢年間一直是破壞大型山水靈氣最常用的方法,只不過太過於殘忍,有悖天道,所以在唐代以後就很少有風水師這麼做了,而努爾哈赤在這裡大肆屠殺後又集體埋葬,是偶然還是早有預謀呢?
吃飽了後,我們上了二樓,唯一的兩間客房讓我們給包了下來。屋裡面沒有什麼配套設施,就連電視都只是個擺設,還是黑白的,這種電視估計連幾十元都不值了,還沒有一本A3紙大。每間屋子裡放了四張床,兩個小櫃子,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雖然很簡陋,但是收拾的格外乾淨。
晚上臨睡前我們三個一起聊到了半夜,話題自然都是圍繞著邊門、萬人坑和那座九堂神屍廟。
當柳葉和大牙知道了“萬人坑”的作用時,都是直吐舌頭,估計根本沒想到會有這麼殘忍的方法去鎮風水龍脈。開啟電腦找了半天,網上關於孟家嶺鎮的這座“九堂神屍廟”的網頁只有三四篇,只是隻言片語就一帶而過了。
只記載著孟家嶺鎮大溝村的北側,現有古廟和“邊壕”的遺蹟,據調查,這裡就是赫爾蘇邊門,而古廟是清朝政府撥款建造的“九堂神屍廟”。
找了半天都是這段話,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麼記錄了,大牙把電腦的一合,伸了個懶腰:“這地方太偏僻,網上找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只能靠咱們的聰明智慧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看也商量不出個啥玩應兒了,抓緊睡覺吧,養足精神,明天去看看就一目瞭然了。”
也只能如此了,我們簡單的洗漱之後,可能是一路奔波有些累了,不大一會就進入了夢鄉。
一大早吃了點東西后,在鎮子上又買了一些食品,塞在揹包裡。這才延著鄉道往大溝村駛去,在這種地方基本上地圖已經沒有用了,這種村路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註,只好一路打聽著走,還好距離不是很遠,最後把車開到一片荒野中,再也找不到前進的路了,只好下車開始步行。
不遠處就是重重疊疊的野山,附近看不見一個村莊。這些野山就像喝多了的老頭兒似的,病病歪歪,擠在一起,一個靠著一個,也不知道沉睡多少年了。
從山腳向上遠遠望去,山上也已經泛綠了,春風拂面,一股特有的田土氣息吹了過來,夾雜著青草的味道,聞著就讓人精神振奮。我們要去的地方就在這片山的山坳裡,眼著歪歪扭扭的山頭,根本看不到有什麼上山的小路,看樣子平時根本沒有人來這裡。隨處可見到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的山石,巖壁裡偶爾會跳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我和大牙揹著沉甸甸的揹包,拉扯著柳葉一起往山腰上爬去,這種野山看著不是很陡,但實際爬起來卻很累,山石縱錯,看著挺結實,用腳一踩就往下滾,弄得心驚膽戰,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了,只好步步為營,用手拽著裸露的樹根,一點一點的往上爬。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都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不過好歹算是爬到了半山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