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我用手試著拽了一下,感覺倒是很結實。
大牙看了半天沒吱聲,這才小心翼翼的問我:“來亮,會不會這個是能拉動的,然後能把那邊的棺材吊上來,類似滑輪的原理?”
我其實也感覺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就把鎖鏈的一頭扔給了大牙,我和大牙都攥著鎖鏈,在手裡挽了個扣,拉住鎖鏈就開始用力向後拽。
出乎意料的是,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拉動了鎖鏈,傳來一陣“嘎吱”、“嘣嘣”的聲音。
我和大牙身子往後墜,全力的開始拉,把手中的鎖鏈一點一點的往後倒,果不其然,就看到吊著大銅棺的那根粗大的鎖鏈竟然真的動了起來。
看到這裡,我們都很興奮,柳葉也跑過來幫忙。
也不知道過去的人用了什麼機關,感覺應該是類似滑輪組的原理差不多,雖然真正拉動起來以後沒有想像中那樣費力了,但也確實不是很輕鬆。
拉了一會後,我們腦門上都見汗了,而水中的那口大銅棺也漸漸的浮出了水面,甚至露出了一多半了,拉到這裡,無論我們怎麼使勁,都拉不動了,估計可能是銅棺出水後要比在水中拉起來費力的多吧,以我們三個人的力氣來看,估計沒辦法把大銅棺全部拉出。
好在現在至少到了水面上,比在水下可方便多了。
我四下看了看,把拉出的鎖鏈死死的纏在了洞壁附近的一塊山石之上,又怕不牢固,又把多餘的鎖鏈連著纏了好幾塊突出的山石,試著慢慢的放開手,鎖鏈一下子繃得直直的,好在是成功了,把我們幾個人解放了出來。
走近了一些,用手電照了照,這口青銅大棺距岸邊也就是三米多遠,在三隻手電筒強光的照射下,上面的紋飾看得清清楚楚。
棺頭呈梯形,上面的紋飾很被一個倒三角形分割成三部分,中心有一個很大的拉環,應該只是個裝飾用的,好像根本就不能活動。拉環內是雕的是一隻兇猛的獸面,也認不出來具體畫的到底是什麼猛獸。其它的裝飾底飾大都是些山水雲紋,荷花蔓枝,都是與棺材一體澆鑄而成的,工藝精美絕倫。
而大銅棺的正面上卻刻滿了銘文,文字雖然刻的也不小,但是畢竟距離有些遠,看得也不是很清楚,一般棺上的文字刻的肯定是關於墓主人的一些生平記載,對於驗明墓主人的身份是至關重要的。
我和大牙都不自覺的看向柳葉,柳葉見我和大牙都盯著她看,看了看那口大銅棺,嘟了一下嘴,嘆了口氣,有些不太情願的走到了水邊,估計心裡還是對水裡的那條怪魚有所顧忌吧,但是這種事,我和大牙有力氣也使不上,下去估計也是白搭,常用的漢字還行,生僻的字基本上認識不了幾個,但是過去的人好像用的都是生僻字,至少我一直這麼認為。
反正用不著潛水,我和大牙也一起陪著柳葉下了水,游到了棺材的正面,幫著柳葉用手電照著上面的文字。柳葉則認真的開始看了起來,柳葉一見看一邊念給我們聽,斷斷續續的唸完後,我們聽的倒是有些迷糊了。
棺上的銘文最有價格的也是最讓我們感興趣的就是上面清楚的寫著,墓主人姓季,名雲曜,師承廖公,廖兆保,然後就是一些生平治水築堤、建城修塔之事。
季雲曜,好陌生的名字,聽這名字倒是中原漢人,不像是滿人,而廖兆保這個名字我卻覺得有幾分耳熟,但是卻記不清在哪裡聽說過。
我們幾個上了岸,把身上的水又擰了擰,在原地活動了一陣,才不覺得那麼冷了。
柳葉不停的原地慢跑著,跑著跑著,突然停了下來,看了看我,然後瞪大了眼睛說:“我想起來廖兆保到底是什麼人了,廖兆保就是廖均卿,字兆保,號玉峰,明永樂年間因為主持興建明十三陵的長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臺博士。據說北京故宮大皇城的勘測也是出自於廖均卿之手。”
我一聽到柳葉說到廖均卿的名字,就想起來了,這個在明朝可是風水大家,赫赫有名。
曾經看過古書上對這個人的記載,可以說是神乎其神。
有一次,明成祖召見很多風水大師,詢問天壽山皇陵的穴位工程進展如何?而眾大臣都齊奏皇上,說是廖均卿戲弄朝廷,他挖傷了地脈,金井內湧泉不止。這種皇陵選址是很大的一件事,如果選好後金井漏水,那這處陵地一般就算廢掉了,不能再用了,視為兇穴,要是出了這樣的紕漏,肯定是要掉腦袋的。
於是明成祖就問廖均卿這是怎麼回事?廖均卿說:“這是真龍的聚處,穴法無偏,只要皇帝親臨其處,泉水立即停止。但明成祖到了穴位之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